2015-08-03

淺探關公超凡入聖之成就在現今海峽兩岸交流發展上的正面意義

關公文化雲端大學教務長


摘要

關公文化正如儒家思想中的孔子教化一般,廣受社會普羅大眾的重視。關公文化與社會發展、社會安定、社會教育,是潛移默化、表裡互動的社會關係。關公文化在當前時代的價值,及其對傳統文化產生的影響,實不容小覷。教化人心是種種社會問題解決的方法,以效法古聖先賢的氣節,重建社會秩序,甚至是對海峽兩岸的和平交流發展;關公經歷代朝野的崇祀與歌頌,其信仰之廣布早已深植人心,加上忠孝節義的倫常美德,實足以作為培養理想人格之典範。本文透過關公受世人景仰的程度,在顯見其豐功偉業與人格修養的同時,思考如何藉由關公的文化成就與信仰精神,作為兩岸互動交流時效法與學習的楷模。並透過關公文化結構的複雜性和內容的豐富性,在海峽兩岸顯著頻繁的交流發展上,試圖分析關公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關鍵詞:關公、生平事蹟、文化典型、信仰演進、兩岸關係


一、前言

眾所皆知,關公是中華文化中社會知名度最高,同時也是最具特色的歷史人物;其生平史事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甚至被渲染成一種神話,並受到民間廣泛的流傳信仰,並且產生導正人心風俗的悠遠效用。可說關公文化正如儒家思想中的孔子教化一般,廣受社會普羅大眾的重視;就世人常謂中華民族文化之中心思想,乃是以倫常道德為基礎核心,若要票選史上最佳之代表人物,那絕非關公莫屬。所謂關公文化,雖遲至今日才被提出予以探討,其實它早已客觀存在於歷史文獻中,只是未能引起文化界的重視。今天在海峽兩岸同為炎黃子孫的前提下,本文企圖以學術層面的角度為切入點,探討如何透過關公文化的內在深意,對恢復中華道統產生正面的意義與嘗試努力的方向。

二、從關公生平事蹟了解「以和為貴」的真諦

關公從歷史上之武將,逐漸演變成現今所熟知的關聖帝君,實乃自魏晉南北朝之後的話題與事蹟流傳,使歷代國朝因其忠勇報國同時信義昭著,有益於人心治道乃屢加敕封,遂使其偉業英名流傳千古。然綜觀其一生之征戰際遇,除去戰場上必要的攻伐爭鬥,便可發現諸葛亮稱「關公平日剛而自矜」之評語並不貼切與公允。以下試舉數例略作說明:

()誅殺惡霸呂熊
從關公離鄉投軍未果,誅殺惡霸呂熊以解郡縣鄉民之苦,一般只解讀為其嫉惡如仇,具有打抱不平的革命精神,以及勇敢剛毅、是非分明的個性使然。事實上關公明知殺人犯罪的嚴重性,之所以盡殺惡徒而逃亡,實際上是為了鄉里百姓的和平生活著想;正如佛經智度論所云「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以及俱舍論所云「有情沒眾苦海,使令彼皆得解脫」。因為解除社會上某些人的痛苦,以換取真正的和平,那就必須要有人願意付出實際的主張與行動,並且能夠承受苦難。關公犧牲自我的一切,正是為了取得和平的成果,因此不能單就其義憤填膺的表面行為進行解讀。

()降漢不降曹
在劉備陣營中,關公除了五虎上將之首的地位之外,多可見其作為劉備的分身,駐守在重要的戰略地點中。以劉備襲取徐州後,從孫乾之言「徐州受敵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為犄角之勢,以防曹操」。劉備遂令關公守下邳;甘、糜二夫人亦於下邳安置,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守徐州,而劉備則與張飛屯小沛。之後曹操擊破小沛與徐州,並將關公圍困在土山上,也就是著名的「屯土山約三事」,以及之後的降漢不降曹、掛印封金、千里尋兄等相關史事。一般認為關公暫居曹營是因為相信義兄弟日後仍會重逢,所以這項舉動也博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義士」等讚揚。但深入探討便可發現,關公此舉不但保全了兩位嫂嫂的安全,同時也讓駐紮的下邳城免受兵災;因為在張遼上山勸說時便提到「昨夜曹公已破下邳,軍民盡無傷害,差人護衛玄德家眷,不許驚擾」。若以曹操首次攻打徐州時,下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的方式來看,關公當時若是只顧自身榮辱,欲盡忠與曹軍拼個你死我活,那結果自然是玉石俱焚,不但全軍覆沒,同時也會讓下邳城遭到滅頂之災。所以關公選擇了暫棲曹營,雖然此舉自然招致了當時包括張飛,乃至於日後不論是歷史專家或是評論學者的不解與批判;但是從整個事件的經過與結果看來,關公犧牲自己名節的委屈求全,卻換得了包括兩位嫂嫂以及眾多百姓的生命保障,這不得不說是關公「和平解決爭端」一項精彩表現。

()總督荊州
諸葛亮因龐統陣亡必須入川協助劉備,故而將保守荊州之重責大任交給關公。諸葛亮臨行前認為關公處理北魏、東吳的戰和關係不妥,因此交代「北拒曹操,東和孫權」。但關公以為,若想確保荊襄九郡的和平安穩,一定要有足夠的武力和充份的軍威,所以才有「單刀赴會」這項壯舉。關公決定以武力拒擋魏、吳兩國的侵略,而不是透過外交關係「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雖說在亂世中不搭配謀略治國並非是明智之舉,但是若從荊州民眾的角度來看,從原本官派的荊州刺史劉表,到接下來韓旋、趙範等諸侯割據,加上曹魏與孫吳爭奪荊州所有權時短期間的攻守交替,可說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當中。當劉備接手並將管理權交付在關公身上時,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如何維持和平安穩的生活自是關公認為最為重要的一項課題。也因此關公義正辭嚴地拒絕了東吳來使的請命,同時也驅趕了東吳任派的官吏;關公並不是想要造成外交衝突或是搞摩擦,其想法很簡單,就是不要破壞荊州百姓已逐漸平靜的生活。即便是後來的北伐襄樊,也是因為曹魏與孫吳密謀合擊,所以劉備才會下令先發制人,這其實也符合關公以力拒之的戰略,畢竟在亂世不講情面,誰的武力強誰就能佔優勢。關公久經戰場之粹鍊,對此自然是了然於心,只可惜最後結果不如預期,反被後世以「大意失荊州」加以定論,甚為可惜。

綜觀關公在世之武將作為,雖然沒有成為完人之傳世事蹟,但是因為其「允文允武•乃聖乃神」的忠義人格風範;所以後世並不以成敗論英雄,反而因為其忠臣義士的人格典型,成為深植人心的道德典範。同時也構成了關公的文化素材底蘊。正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山之有脈,關公文化便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孕育形成,史學家黃仁宇所云「歷史製造人物,而非人物製造歷史」,便是最好的詮釋。

三、關公文化與國家社會的關係

文化是人類集體生活的總稱,社會又是蘊蓄及創新文化的搖籃,故文化是社會的母體。文化是一種學習過程,用以創造、發明、革新人類生活的過程,或謂文化是民族生活的形式,事實上文化就是一種社會共同的遺產,乃人類成就的累積,儘管定義有別,蓋皆有所本。中華文化的理念源自於《易經》所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年以來,歷史的演進形成了文化的長河,因此在探討歷史人物時便需從整體的文化源流中去觀察分析。時至今日,關公文化已深植人心,深入在社會各個階層。正在不斷地發揮著訓誨、啟示、撫慰、激勵、導引等種種教化作用。

關公的事蹟與文化,從古至今早已深深地走入人群、家庭、閭閻里巷中,形成關公文化以民間社會族群信仰為特質的結構,同時更轉化成為安定社會與公共秩序良俗的無形力量。換言之,關公文化與社會發展、社會安定、社會教育,是潛移默化、表裡互動的社會關係。以下透過不同的角度更進一步的加以探討分析。

()關公文化與宗教文明
如前所述,關公的人格已昇華為神聖之尊,而關公文化也已演進到庶民百姓生活文化中的普遍信仰。人們對關公的崇拜,透過一幢幢巍峨莊嚴寺廟,從通都大邑到窮鄉僻壤,乃至國外華人社區,幾乎是普遍深入、無所不在的。從廟堂權貴到販夫走卒,在嚴肅慈悲的關公聖像面前,大家總是合十祈福,焚香膜拜,虔誠禱告,擲茭問吉凶,求籤尋平安。儘管社會愈趨文明和進步,但各行各業的競爭卻愈趨激烈。人類無法僅憑物質得到快樂,必須依靠「心靈」平靜;唯有藉由心靈的不斷提升,才能解決人類最根本的煩惱,和追尋「離苦得樂」的無盡欲求。此其實也是為什麼社會愈進步與科技愈精良,而宗教文化和寺廟文明愈興盛的原因。而關公祭祀文化在兩岸三地甚至是海外華人社會,之所以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正是因為關公文化和宗教文明息息相關,對人類世界而言,是一帖必備的心靈撫慰劑。

()關公文化與道德倫常
道德是約束人類行為的內在規範,而宗教是制約人類性靈的內省箴規。兩者的效力、形式和內涵容或不同,然其主旨則同係規範人類內在行為與社會關係,使其達到內省自制,守紀遵德,勿違公序良俗,增進人類福祉的目的。所謂道德,廣義言之,係指四維、八德、倫理和綱常而言。這些都是我國自三代以來,賴以維繫禮治德政與公俗良序的憑藉。關公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擔負著獨當一面、開疆拓土的重任,其所展現出「威震華夏」和「忠義千秋」的氣節,完全歸功於關公深厚的文化道德涵養。這些從幼年家教所陶養的志節人品,倫常綱維,造就出其非凡的事功與萬世英名。直至今日,仍然廣受社會人群的愛戴與崇敬。

()關公文化與社會發展
所謂社會,係指在同一時空場域,人與人之間各種關係的總和。故在農村居住者叫做農村社會,生活在都市者謂之都市社會。隨著文明進步,社會組織由單純走向複雜,由少數趨向多元,社會總體表現進步發展的過程叫做社會進化。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一向有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美俗,若再加上居民的共同信仰、或者所屬宗教的相近,遂形成以神廟為主體的互動文化或活動中心,如關帝廟、媽祖廟、城隍廟等。在中國民間可說所有的廟宇神殿都有安定以及淨化人心,或是提升性靈的作用。其中關帝廟的教化功能更是廣泛普及於華人社會,因為在早年學校教育的不甚發達,通常「寺廟」便成為宗教活動(法會廟會)與社教活動(成人識字等)之理想場所;同時亦促進了商業活動,所以廟宇神祇的供奉不只能使人民心靈有所皈依,同時亦有助於教化民情和移風易俗。隨著科技的昌盛,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廟宇、道場、教堂、佛寺等宗教性的建設與活動,也更趨現代化和普及化,這是因為人類無法規避生、老、病、死的輪迴與痛苦。因此關公信仰的文化流傳,便是社會發展與宗教信仰不可分離的原因。

四、關公文化典型的影響與價值

關公的道德美學典型所衍化的關羽文化、關公文化或是關帝文化等說法,雖有著概念上的界定問題,不只僅是語意表述方面的得當與否,更涉及對關公文化的總體認識和評價,但其本身所具有歷史醇厚性與傳統文化的深邃感,皆有著不容置疑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一般而言,若以生物學上「用進廢退」的興廢原則,來評定歷史人物的優劣善惡,並對其人格形象進行歷史化與道德化的改造,勢必促成類型化的人格審美情趣。如果說歷史化與道德化是早期人格審視在內容上的進步表現。那麼與此同時發生的類型化與象徵化過程,則是人格審視在形式上的進步展現。一旦將某種觀念附加在相應的人格實體或藝術形象上,就難免把它們變成一種共名典型,肩負著文化傳承的使命。而文化的傳承作用,就在於發掘並賦予此一人格典型在時代中的嶄新內涵與價值。而關公其受人欽敬折服而膾炙人口的道德美學典型,共可歸納為下列四個特點:

()懷抱忠勇愛國的精神:篤行忠義之氣節,故能在動盪的世局中,「天崩我崩,地裂我裂」,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毅然挺身而出,匡扶社稷。

()展現剛毅的丈夫胸襟:私淑《春秋》,故能「晝夜思漢室,始終藐奸雄」,凡事但求認真忠義,即便百折不撓,仍能鞠躬盡瘁。

()秉持仁德的俠義行徑:以英文雄武之姿鏟奸除惡,故能「匹馬嘶回千里月,單刀笑指一江風」,講信守義,有恩必報,濟弱扶傾,方能威震華夏。

()揮灑捨我其誰的氣質:面對榮辱名節與生死存亡的抉擇時,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同時展現出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故能「聲威何其震,功勛何其赫,忠義何其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因此我們試圖釐清關公文化在當前時代的價值,及其對傳統文化產生的影響,概括綜述如下:

()凝聚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
歷史的進程有其脈絡,文化亦有其終極的核心價值。三國時中的關羽,是關公形象生成的客體。若缺少歷史的真實存在,那有關的關公形象就似乎無以為繼。在這一形象的演變過程中,人們給關公附加了許多文化代碼,如傳統人文精神中的「孝、悌、禮、義、廉、信、恥、忠」等道德規範,為關羽本體注入了得以延展的文化生命。從這一點上看,文化代碼相對於關公這一文化載體更具活力,它們是靈魂與軀體相互依存的關係。於是關公文化逐漸根植於華夏歷史的土壤,不但觀照著中華文化的民族特色,也反映了固有的文化凝聚力與民族融合力。    再加上關公是清代由閩遷台移民崇奉的五位「恩主公」之一,由於在團結各地移民中有特殊的凝聚力,所以受到特別奉祀。也由於關公信仰,方使海峽兩岸結成難以割捨的情緣。因此若能反思關公信仰的真諦,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促進和強化海內外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則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啟迪公共意識的社會道德
台灣先民從大陸離鄉背井,飄洋過海。抵台後,披荊斬棘,開疆拓域,備嘗艱辛。在開闢之初,台灣尚為瘴癘之地,先民常因水土不合,多所罹病,又須防備土著襲擊,於是從家鄉寺廟祈求香火或迎請神像來台,如:媽祖、觀音菩薩、保生大帝、清水祖師、開漳聖王、三山國王以及關聖帝君等,以祈求神明庇祐平安,避免災禍臨頭。如今,台灣的關帝信仰已深入民間,廟宇建築之浮雕彩繪,很多係以三國故事為主題,廟宇慶典演劇又多以關公忠義事蹟為主要戲碼,關公遂已成為百姓的道德標竿。今處淑季之世,世道澆漓,人倫失序久矣。關公千百年來為人稱頌「輕財重義,輕色重友」的德行,豈不正可做為教化百姓的指南張本。因此,若能效法關公講信義、重然諾、崇尚正義、見義勇為、正直為人、立身處世不違良知的道德品格,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建立社會公共意識,維護民主法治之正常運作,並避免陷入「愚忠非義」的迷思,將真正裨益關公的忠義精神更符合時代意義。

()發展知識經濟的觀光產業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類正式邁入第三個千禧年後,在全球化浪潮的淘洗下,世界正處於劇烈變動中。一波波的文明蛻變及科技革新,衝擊著當代所有國家、社會、企業乃至於個人。狂飆的現代化風潮,讓原本遼闊廣袤的世界,成為連動關係愈形緊密的地球村。文化是一項具有多元價值的資源。由於「今稱之者,以其忠義大節,足以仰高於後也」,關公的忠義形象不同凡響,具有極強的文化認同感與感染力。因此,關公文化既是無形資產,又可轉化為文化產業的知識經濟資源。所以,若能整體規劃並發展關公文化成為文化觀光產業:一方面,提升關公文化應有的文化品位;一方面,開發其附加的價值品味,結合政府、學界、社教界、傳播媒體、旅遊業的力量共同打造關公文化品牌,融入關公文化節,積極舉辦研討會、拍攝視聽影片、辦理社教藝文活動(雕塑展、攝影展、楹聯創作、話劇競演、寫作比賽…等)、設計相關旅遊產品(如:公仔、服飾、藝品、美食…等),力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輔相成,發揮台灣人創意奔騰的生命力與競爭力,以達成「文化與經濟兼融‧知識與產業並蓄」的雙重目標。

五、關公信仰演進對社會的影響

「信仰」,從宗教學的角度而言,是一種先驗的「神秘」力量與境界,它並不需要經過科學方法不斷的重複實驗,獲得每次都是肯定的答案來「實證」,而是透過許多特殊經驗來取得某些人或族群的「認證」。但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信仰卻是一種企圖得到解答的心理需求展現,原始的人類,將對未知的種種恐懼,透過信仰給於概念化的解釋,並從這裡得到歸宿、安全感與行為依據,也逐步展開更新的文明。但隨著文明的進步,信仰變成一個族群的共同經驗、民俗、文化,甚至是不容置疑的圖騰,這時,信仰不但變成共同的社會心理,乃至變成一個族群思想的根本概念和基模。譬如,在人類歷史上,信仰曾經決定過政權的歸屬,西方的「君權神授」和中國的「天子」,無異的,都是透過信仰的「神權」來壓抑並統治實際的「人權」,而且幾千來沒有被懷疑過,直到科學昌明後,信仰的權力才逐漸減弱。雖然現在信仰的權力已經逐漸減弱,但它在民間與族群間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共同心理與力量卻仍影響遠大,譬如每次選舉,宗教選票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社會有重大事件發生時,宗教領袖往往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性。甚至當代許多原住民部落仍堅信「祖靈」的意義,祖靈信仰曾支持他們發動許多抗暴運動,也支持他們追求民族的平等與獨立,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尊嚴,縱使到了現時,祖靈也是呼喚他們定期群聚的主要因素,也因此有效的維護一個族群的存在形式。所以信仰代表社會某個部份的認知,而且這個認知產生力量,使政治、文化、結構發生演變。

關公除了橫跨三教的神祇身份外,若說關公是中國信奉最廣、信徒最多的神祇也並不過份,這些因素遂使原本為三國武將的關羽,從民間稱奉的「關公」正式成為神祇的「關帝」,並晉升到「恩主公」,最後鸞門傳出,原任玉皇大帝的昊天上帝退位,關帝即玉皇位,成為三教教主,稱為「玄靈高上帝」。這個思想的演進,與當時全世界各宗教充滿「末世思想」有關,末世思想在基督教有「摩門教」;在佛教有「末法時代」的淨土觀;中國本身的《皇極經世》也以易經卦象推論現在是世界末期,因受此種種思想影響,加上中國時值內憂外患,天災人禍,民間自然也充滿末世思想,並因而滿心等待一位新的救世主出現,因此民間便出現「天上換玉皇,地府換閻王」的宗教群眾運動,希望改朝換代,重新出發。以在台灣發展良好的關公信仰說明信仰演進的社會心理,可以分下列三個正面因素加以探討。

()社會對宗教改革的需求
中國以儒立國,但儒家缺乏信仰的元素,而道家提供的信仰又過於著重符籙、法術與求仙之術,況且道教在中國始終沒有形成非常明顯的統一教團,顯得非常雜亂,與佛教一比,道教便顯得過於怪誕。但佛教的清靜雖然符合中國人潛藏的老莊性格,但又過於深奧。再加上它也是一個外來宗教,有民族情結的隔閡,因此「以儒為宗,因神設教」的三教合一需求,是當時之民族所需。以台灣台北的行天宮「恩主公」崇拜為例(全台恩主公幾乎一致),祂吃全素(不殺生、不血祭)、不崇尚法術(僅簡單的降鸞、收驚、去晦)、不燒紙錢(不與神明「金錢」交易),一般信徒以簡單香果、誦經為祈禱方式,強調「心香」而非物質對神祇的供養。

()入世的宗教社會需求
原始的道家講究無為、道教重修仙、佛家講成佛,都有濃厚的出世修行思想,但清朝後,中國國門大開,列強入侵,有民族毀滅的危機。所以此時避世的宗教思想自然無法符合時代需求,因而著重入世、服務、倫理、社會,乃至愛國的宗教觀便因運而生。從台灣台北的行天宮所衍生出恩主公崇拜叢的教團組織成員稱為「鸞生」,最重要的工作除了誦經修心,就是行善布施,並且強調修德修身修功果,更甚於修仙、修佛、修術,並展現出以上所提出的特質。

()傳統神權思想的改革
關於關公究竟是否為現今仙界的玉皇大帝,這是關公與道教最大的糾葛——現在玉皇大帝到底是原任的玄穹高上帝,還是玄靈高上帝?以學者公認發生關帝執掌玉皇大帝職務之說的時點,是在一九二○年,當時雲南省昆明市西邊洱源縣的鸞生楊定一、楊抱一以降鸞之名著《洞冥寶記》,其中提到「無極老母會設三次龍華會收度原人,第三次龍華會即將到來,但由於原玉皇倦勤,老母遂於同治三年歲次甲子,命關帝任第十八代玉皇大帝,號『蒼穹第十八聖主武哲天皇上帝』」。但此說卻引來包括道教與一貫道等教派之反彈,並且發生宗教間的紛爭。其後又於民國一九七二年,台灣台中市的鸞門「聖賢堂」,由王奇謀扶筆發行《關聖帝君受禪玉帝經略》,以牟尼文佛(釋迦牟尼佛)降筆說明,第十七代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因功德道備,理合上證上清真境,故禪讓其位,後經五教教主共推關帝為十八代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於甲子年(清同治三年)即位。此舉不但擺脫了無極老母的最高神權,而且因為「禪讓」符合民主程序的「共推」,還將關帝從三教教主推向五教教主,過程相當平和,堪稱為圓滿的大結局,但這似乎仍無法全然化解各宗教派之間的糾紛。就以台灣所有的「恩主公廟」(非「關帝廟」)為例,幾乎全奉恩主公為玄靈高上帝,且不隸屬道教總會或嗣漢天府,故稱「中天直轄」或「南天直轄」。不過道教認為,玉皇大帝代表的是自然的「道」與「天」,人是自然下的產物,怎麼能反客為主,取而代之?但是從關公演進到恩主公系統的代表卻是從「自然崇拜」演變到「聖賢崇拜」,更強調人的倫理價值。人之為聖賢者,能反璞歸真,天人合一,人神共仰,有何不對?而這也象徵著「神權」打破,「人權」抬頭的現代民主意義。再從道學角度而言,心即理,宇宙為自心所現,並非自然創造人,而是心創造宇宙,故至聖回歸唯心、主宰宇宙,應是理則。

雖然信仰影響社會與文明的演進,但一個族群的信仰並非統一的,有時甚至是衝突的;而決定信仰走向的,往往是在於能滿足當時的社會需求,而這個需求又促使信仰發生變革,因而形成一個「社會—信仰─社會」的無止歇滾動。然而教化人心是種種社會問題解決的方法,以效法古聖先賢的氣節,重建社會秩序,甚至是對海峽兩岸的和平交流發展;關公經歷代朝野的崇祀與歌頌,其信仰之廣布早已深植人心,加上忠孝節義的倫常美德,實足以作為培養理想人格之典範。子曰「不知禮,無以立」,禮就是制度規範。「忠君」是「禮」的外在表現,而「禮」是「仁」的道德外境。關公的忠義之行,在混亂的社會價值觀中,體現了高尚德操的社會價值,也正符合人們追求的理想人格。再加上關公的人格,除了內在之秉赋外,還包括其與社會成員、文化環境的交互作用,構成了具有代表意義的人格特質,這就是關公最為歷代各階層人士信服和敬慕的榜樣力量所在。

六、關公文化與信仰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幫助

任何民族皆須從歷史氛圍中,尋求一種人格典型來維繫和鞏固人們共有的人生理想與文化傳統,以教化和規範群眾的思想行為。如是觀之,關公作為集忠勇、恩義、聖神於一身的神格化人物,其地位超越了傳統儒釋道的藩籬,千百年來,其廟其像遍於域中,遠及海外,使得中華民族遂循著歷史演進的軌跡,漸次形成了「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的傳統文化格局。施哲雄在〈從台北的行天宮看關公在台灣民間社會的影響〉中點出「台灣人民不僅崇拜關公,而且希望將關公的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具體在社會中落實」。因此透過關公受世人景仰的程度,在顯見其豐功偉業與人格修養的同時,我們也應思考如何藉由關公的文化成就與信仰精神,作為兩岸互動交流時效法與學習的楷模,試舉數點分述於下。

()決定向關公學習什麼
在向關公學習之前,必須先檢視自身五倫與八德的表現。逐一反省自身的行為舉止,是否皆已確實做到,不足之處為何,還需要加強改進的地方在那裡,擬定學習的優先順序,並確立明確的學習主題。如學齡前兒童應以孝、悌為優先學習主軸;這可見於台灣各縣市所成立之讀經學會舉辦的「經典會考」,目的就是希望學齡前兒童能夠透過經典的讀誦,從基礎向下紮根,培養優良的倫常規矩。筆者對此有〈「帝經未舉行,不可視為輕」──試探《覺世真經》與《桃園明聖經》在兒童讀經教育應用的玄妙之處〉一文,可供參考。之後進入青少年時期應著重在禮、義、廉、恥的培育上,灌輸明辨是非的道德價值觀;關於這點在社團法人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所出版的「忠孝節義」四本一套的叢書中,收錄近五百則歷史人物故事。同時該學會更定期在高中、職以下學校進行「校園推廣忠孝節義」獎作,更可深入地幫助青年學子們,了解道德規範對人格典型養成的重要性。至於踏入社會工作之後,應著重在忠、信的職場倫理上,切勿因個人私利而背信棄義,不忠於雇主或國家社會。在二○一三年五月時,由社團法人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與台灣雲林科技大學,所共同成立的「忠義人才培育學院」,便是為喚醒世人重視道德品格及待人處世的正確觀念,同時擔負就業者與企業之橋樑,並引領學員主動學習,企盼產業需求人才無縫接軌,使人人有工作,以達社會安和樂利之目的,因此第一期便以「菁英人才快速就業班」進行試辦,並希望之後能夠拓展的兩岸三地,讓所有的忠義人才都能夠得到真正學習的機會與目標。

()組成有效率的學習團隊
向關公學習的過程,是一段長時間的人格培養與精神歷練,因此為求成果與效率,必須挑選、訓練及管理學習團隊,每個人有自己的角色與責任,並訂出共同的目標。學習團隊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1.完整家庭團隊:標竿學習可由家庭或家族為單位開始,從居家生活中做起,「父教子以慈,子事父以孝」、「夫侍妻如友,妻事夫如賓」、「兄愛弟以仁,弟敬兄以禮」等,彼此互相勉勵與提醒,從外在的約束,內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2.職場團隊:工作場所中,可以同事或主管為學習團隊,「待朋友以誠,交往守信義」、「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等。個人面對自身的業務與職責,會面臨不同的難題與瓶頸,在彼此知識與技術的差異下,會有不同的抉擇與反應,職場團隊的成員可以互相交流,彼此提攜,效法關公與劉備的關係,以「朋友」為前提、以「兄弟」為樞紐、以「忠君」為依歸的典範。

3.朋友團隊:朋友之間,沒有任何強制的約束力或主從等職級關係,可說是最具彈性的學習團隊,參與人數不一,但具有共同的興趣、理念與責任,通常是自發性的學習團隊,已具有相當歷練,或已累積多年經驗,並且具對關公崇高節操極有研究的人,才有能力組成這類的團隊。由社團法人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自二○○五年起所舉辦的「忠義文學獎‧海內外徵文活動」,便是透過每年頒獎典禮之後的時間,組織成朋友團隊,廣邀歷屆參賽者與得獎人,經由聚餐方式分享彼此之收穫與心得,並且提出改進意見或是研究方向讓與會者吸收或是參考。這種透過定期聚會方式進行學習與成就之交流,可說是非常有效率且有助益的學習團隊表現。


()選定學習夥伴
此階段是要確認標竿學習的資訊來源,這些資訊來源包括研究關公的學者、推廣學會、弘揚總會、文化協會、廟宇、宮殿、紙本文獻、網路資訊、資料庫等,也包括已發展的學習團隊。學習夥伴可以是內部或外部夥伴,所謂的內部學習團隊,是將現在與過去互相比較,而外部學習團隊則是尋找值得學習的對象為夥伴。在選擇最佳夥伴時,可參考以下幾項訊息:

1.特殊的獎賞或表揚:是否獲得肯定與認同,可從獎項或表揚中得知其卓越的表現。

2.媒體報導:經常被媒體報導研究關公的專家、相關活動、聯絡單位等,往往已建立足堪典範的聲望。

3.專業協會:專業學會或協會通常會依據不同的功能領域,推薦較佳的典範,亦可考參考學會成員名單,或相關會議的演講者或出席人員,都是標竿夥伴的資料來源。

4.獨立的報告:透過政府單位、專業機構或研究報告,被認定為表現特殊足堪為楷模的單位,皆可加以留意參考。

5.口耳相傳:由受人尊敬與信任的專業人士對某人或單位所提出的正面評價, 亦可做為參考對象。

關於學習夥伴的選擇,包括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台灣關公文化協會、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以及山西省關公文化研究會、世界龍岡親義總會、許昌關公文化協會、洛陽關林管理處等,都是非常具有文化內涵與學術規模的學習團隊。

()蒐集及分析關公的相關資訊
在此階段,學習團隊必須選擇明確的資訊蒐集方法,聯絡夥伴後,依據規劃收集資料,對關聖帝君的種種事蹟,加以分析與研討,再依據自身狀況,提出行動建議。蒐集資料的方法,可以親訪或電訪,或利用各種媒體及出版品的資料。在閱讀及分析資料的過程中,要注意有無錯誤,矛盾資訊或解釋不當的地方,對於不合理的訊息也應加以查確。同時也應透過文化論壇、學術研討會,以及期刊、論文之發表,以及與學者專家的交流,更深入地進行關公文化的學習與了解。

()採取改革行動
其實身體力行才是學習關公文化與信仰最重要的部分,若只是口頭說義言孝,而無實際行動,皆只是空談而已。所謂的聖賢書,行萬里路,確實做到,並持續不斷的向關公進行學習,才能夠達到學習成就的最終目標。

正如山西解州關帝祖廟文管所衛龍所長在二○一三年三月份「榮耀聖者─兩岸關公文化巡禮」活動時,對兩岸關化傳承的影響時提道雖然兩岸關公文化一脈相承,核心內容都是弘揚關公文化的精髓「忠、義、仁、勇、禮、智、信」,不同之處只是祭拜、信眾參與形式方面的差別。而關公信仰在台灣是一種非常熱絡的文化現象,主要是通過宗教的形式來傳承和弘揚,過去因為兩岸文化交流不夠,有人認為台灣的關公信仰是盲目不科學的,其實台灣祭拜關公也是具有科學性的。如同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陳展松總會長所言「祭拜關公並不是指磕頭上香就能達成願望,而是通過學習關公的精神,形成他的智慧,利用智慧去實現夢想」。這正是兩岸關公文化交流達成的重要共識之一,有助於關公文化在全世界推廣和普及。

七、關公文化信仰對當今社會之應用

關公經過千年歷程的神格化,全憑關公形象的塑造,獲得更多的信眾,而關公文化更在後人信仰的強力支持下,不斷形成、滋長、茁壯,甚至成熟與定型,其中隱藏的深義,可分為兩點加以敘述。

()追求幸福人生的心理
關公由人成神的突破,並非靠其武勇,而是其一生都在踐履的真誠──「忠義」。「忠義」是人類的超絕理想之一,它是升斗小民、宗教人士及領導階層迫切需要的行事準則與心理需求。其次關公的神格化更充分體現出,世人對「幸福人生」的無限欽羨。關公由於真誠踐履心中的道德最高準則──「忠義」,不但被後人推崇為英雄,甚至表彰為神明,且成為全民信奉、欽敬的道德神。

()凝聚族群認同的共識
中華民族歷代帝王與後代子孫,藉由共同崇拜關公,因而產生濃厚的族群認同,故在危難之際,便可通力合作抵禦外侮;而當時被視為異族的滿、蒙、藏族,則藉由信仰關公,取得政權合法性利益之際,也獲得民間的集體認同力量;甚而在海外漂泊奮鬥的無數華夏子民,更藉由建立大大小小的武廟,解除懷鄉之苦,並凝聚中華民族的認同情感。因此關公文化的信仰,在整個華夏族群當中,是彼此生命情感的最佳黏合劑。

透過關公文化結構的複雜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決定了關公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在今天海峽兩岸顯著頻繁的交流發展上,筆者以為對於關公文化與信仰的表現方式,約略可以經由以下數方面更進一步的加以具體呈現:

1.對於關公生前活動及其身後種種傳說中的遺跡、遺址、遺物等文物古跡。如山西解州常平關公的誕生地、許都故宅、江陵城等等,進行深度旅遊之介紹與行程規劃。
   
2.透過紀念關公的各種建築,包括遍佈兩岸三地城鄉,以及海外的關帝廟宇、道觀、紀念館等,提升關公文化信仰的廣度與深度。

3.對於與關公有關係的名勝景點,可就相關的地理位置進行符合風俗民情的命名,如關公故里山西運城市就有關酒集團、關公大酒店、春秋樓酒店等等。透過街道、公園、商店、賓館、企業、產品等各方面,進一步凸顯關公文化現象的影響力。

4.包括政府機關、教育機構或是文化部門,可就針對關公文化所建立的各種研究、以及弘揚關公精神的社會組織;如學會、協會、關公或關公文化研究會、宗親會、研究所、關廟聯誼會等,進行補助與扶植。

5.透過海峽兩岸共同合辦或是個別主辦的文化活動或是學術課程,以及許多地方由民間或官方舉辦的各種紀念、宣揚關公文化的慶典;包括關公文化節、關公廟會,和各種研究、開發、探討或是利用關公文化的座談會、研討會等。經由活動的宣導與推行,讓關公文化的正面意義,更深入地讓民眾得到認知。以二○一三年三月份所舉辦的兩岸關公文化巡禮山西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便是通過活動與台灣關廟攜手推廣、普及關公文化。並且借助活動凸顯山西渾厚文化歷史以及解州關公祖廟,更重要的是以兩岸關公文化的交流來促進兩岸文化的進一步合作和發展。這不但具有開創的性意義,同時在兩岸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方面影響也甚為深遠,在兩岸共同弘揚關公文化這一同根同源的文化遺產方面,也開創了新的格局。

其實關公文化存在形式的多樣性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統一性,雖然各種具體的關公文化表現形式中,仍有些許的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一種關公崇拜現象,以及對這一現象關注的展現。關公文化在更加複雜的社會關係方面,比起以血緣宗親為基礎的孝悌文化有更豐富和現實的內涵;因為「忠義」可說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基石,而在《桃園明聖經》結語所云「心在人中,日在天上,欽哉勿忽」,在這個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裡,個人、家庭、國家、世界的命運,究竟要向上提升,享受日在天上之福,還是要向下沈淪,猶遭人神共怒之禍?由世人自心做抉擇。

《易經》曰「文明以止,人文也」。用人仁義之性的天性所散發的文采光熱,來照亮自己的「靈山」、照亮他人的「靈山」,甚至照亮自然界萬物的「寶山」。同時以禮節之,以樂和之,逐步推向《大學》所謂「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境界。如此的生命境界,必是光明璀璨,美麗無比;如此的文明社會,必如「日在天上」,普照世間,處處充滿和諧、和樂、和平的光明景象。我們期盼當今之世,能夠真正以「人文化成天下」,普遍推廣倫理、道德、禮樂的教化,將世界形塑成一個真正文明的「美麗新世界」。

八、結論

關公形象和文化在流傳的千百年間,深受普通百姓、知識份子和上層人士的共同擁戴。關公從一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逐步發展為圓融三教、和睦民族、覆蓋全社會、延伸海內外的忠信義勇化身,變成一個中華民族廣泛認同和崇拜的符號。面對關公文化這樣一份沉甸甸的遺產,在今天我們宣導建立和諧誠信的社會進程中,可以從中汲取到哪些營養?關公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財富,儘管兩岸關公文化交流是在持續、深入的進行。如關公祖廟和台灣幾乎每年有一次文化交流互訪,包括山西運城關帝祖廟每年主辦的「國際關公文化旅遊節」便會盛邀台灣信眾參加;而台灣的「關公文化節」、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舉行的各項關公盛典、以及各大關帝廟所舉辦的大型關公文化活動,也會邀請關公祖廟參加。但是關公文化的交流不能僅僅侷限於關公文化節、祖廟巡禮、聖像赴台等方式,應該在文化、宗教、學術、教育等各方面,採用豐富而不雷同的形式進行推廣。如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兩岸三地關公文化研究論壇、關公學術機構交流座談會、關帝祖廟與分支宮廟聯誼會等,以增加關公文化的深度與廣度,並且讓信者更進一步地去體會關公精神的重要性。

從《桃園明聖經》中所云可得知,關公之所以「不得已以公善之心望世」,乃因世局混亂,人心不古,私欲橫行,妄加欲為。而關公感嘆「奈何世之人,真性不密,邪僻用心」,則是因為世人被私心物慾所蔽,不知人人皆有真如本性,性中具足五常八德,又不知反省涵養而任其外放,導致如孟子所言「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關公之公心思想基礎乃是建立在國家社稷之上,以國家社稷為出發點,才能產生大公無私的思維,並存有仁義智勇的心境。作為一個政治行動家,關公的願望就是要在混亂的、失序的、矛盾的大環境中,找出一個解決政治與社會問題的答案。祂將人們的心靈從經驗的沈睡中喚醒,並使他們看到,實際存在著的精神行為與心靈力量指引著生活行為的方向。此指引之力量彷彿撥雲見日,驅走黑暗,讓光明再現。如金人田特秀〈金嘉泰四年重修關帝廟記〉有云「忠而遠識,勇而篤義,事明君抗大節,收俊功,蜚英名,磊磊落落,挺然獨立千古者,惟帝之偉歟!」便是最好的註解。

關公文化所表現之「忠」、「義」、「仁」、「禮」及其內涵之「三綱」、「五常」、「八德」均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尤其是在宗教神格化後的關公文化,其展現的精神,更可以產生教化人心、導正風俗的力量,由於信仰的虔誠,個人除可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更可擴大轉化為對國家的忠誠、對社會的熱忱,進而促使國家社會建立一種新的和諧安祥的秩序,進而激化出國富民強、社會安定的火花,這也是有志踐履關公文化的知識分子應有的省思與行動。


如今民間大多仍以虔誠的信仰角度在崇仰膜拜關公,但是隨著「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宗教團體與有識之士,希望在推廣關公文化的進程中,能夠藉由儒家文化之包容性將關公信仰與其他文化相融,成為可供全球文化選擇的公民宗教,進而轉化區域衝突為和平共存,共同消弭各種全球性危機。近年來海峽兩地關公文化的交流持續不斷,希望兩岸在越來越頻繁的關公文化交流活動中,能夠達成更多共識,以及形成一些能夠弘揚關公文化的措施,如此實有助於關公文化在全世界推廣和普及,以及兩岸和平發展與攜手進步的寬廣空間。

2015-08-02

淺析孔夫子與關夫子對春秋的演繹與實踐

關公文化雲端大學教務長



摘要

身處春秋亂世時期的孔子,因看到社會亂象,人道敗壞,綱常蕩然無存,在憂心忡忡之際,遂作《春秋》欲警惕世人。即孟子所云:「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相隔六百餘年後,關公降世。為匡正漢室,履踐五常之德;以忠義無雙,仁勇蓋世之德行,獲後人尊之為武聖。《春秋》一經,成就文武二聖,故云:「山東夫子作春秋;山西夫子履春秋」。本文希冀透過儒家思想的闡述,印證關公讀《春秋》並且實踐《春秋》大義之精神,以喚醒世人明白道理,然後趨向善途,終至社會國家臻於安和樂利之大同盛世。



關鍵詞:春秋、孔子、關公、儒家思想、關聖文化




壹、前言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締造的儒學,自春秋起就開始書寫其源遠流長的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歷史的演進,儒家學說從內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斷地豐富與發展,其社會功能也在與時俱進,並逐步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文化內涵。作為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並以此作為治國使民的基本原則。儒家的思想文化,不僅是道德的哲學,教育的哲學,生活的哲學,也是政治的哲學。儒家理想中的社會至少是一個和諧、團結、和平的社會,這與時下民生和諧社會很有相似之處。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閃爍著民主、民生的光芒,在歷史的變遷中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影響著中國歷朝歷代的政治活動,儘管有其歷史的局限性,但其「德治」主張和「禮治」的秩序思想,都對當今社會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依照孔子儒家思想從事軍事活動的將領及戰士,謂之儒將。軍事將領及戰士手中掌握著殺人武器,若不以一定的道德原則作爲行爲之標準,濫用武力,或以武力自恃,謀求一己之私,則對社會之危害非同小可。中國儒將之典範當以關公為首,由於關公符合中國人民心目中的道德理想,人們懷著崇敬之情,將關公推崇爲與「文聖」孔子相應的「武聖」。然而關公之所以受到歷朝歷代的景仰與崇拜,能夠與孔子並列為文武雙聖,不在於其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也不在於其留下多少宏言闊論。孔子在春秋時期那種篡弑、僭越頻繁發生的年代,透過《春秋》經的闡述,對亂臣賊子進行了口誅筆伐。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五經博士的設立到東漢鄭玄集今文經、古文經為一家之大全;可說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正如諸葛亮〈出師表〉以及李密〈陳情表〉所表現出的儒家中心行徑,可以稱為自漢代以後,中國士大夫所具備的代表思想。

關公雖然是一名武將,沒有學術著作,但是「夜讀春秋」早已成為關公信奉儒家思想的典範標準。而且關公生平做人處世可說完全實踐了《春秋》微言大義中的儒家學說,在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的軍閥割據局面中。關公選擇同屬皇室宗親的劉備為君主,希望在類似春秋戰國的亂世中,再一次成為中興漢室、統一山河的光武帝。因此諸如曹操侵奪北方、孫權佔據江東,這種劃地稱王的僭越行為,是不盡臣節的表現;關公從基本行徑上徹底與這些諸侯劃清界線,而且鄙視這樣子的人。所以當曹操想要以名利籠絡關公、孫權想用兒女聯姻討好關公時,都被關公斷然拒絕了;這種行為表現,實際上就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實踐。關公用自己傑出的行為履行了儒教教義,所以能夠被尊為武聖關夫子。與孔子周遊列國傳達儒家思想的行為相對照,作《春秋》的文聖孔夫子希望藉由親自遊說的方式,改變當時禮樂衰敗的混沌時局;武聖關夫子則是以自身實踐的方式,希望力挽狂瀾動盪不安的漢朝末世。雖然就當時的結果論,兩位夫子都沒有完成他們所立下的宏願;但是無論是孔子或是關公,卻都能成功地將其精神傳承延續到後世,並且影響歷朝歷代的文人武將,將他們視之為崇高的楷模典範而效法,因此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分別就兩位夫子的成就進行分析與探討。

貳、孔孟儒家學說的概要以及其思想對現代的啟示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之中,雖歷經專制肆虐,人禍荼毒,但終能綿延發展,百折不撓,充滿強韌的生命力。中華文化強韌的生命力,淵源不一,有其上層及下層結構之基礎,在歷史演進中雖有其時代及地域的差異,但少見全盤性之革命。在造就中華文化的這項特質的諸多因素之中,教育傳統的綿延不絕,是一項極具關鍵性的因素,其中尤以儒家貢獻最大。儒家思想也稱儒學或儒教,提倡人治和德治,是由孔子創立的,也是中國古代社會長期以來的正統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儒家的學說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由於儒家思想長期居於統治地位,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整個中國文化都滲透著儒家思想,體現著儒家精神,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在中國文化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儒道兩家;而在中國政治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儒法兩家,中國的儒學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對中國文化、人民思想的影響非常大。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儒家和封建社會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一、儒家思想的簡介
儒家思想的內容大概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人道主義和民本主義傳統。
孔子提出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系。孔子說:「仁者愛人」[1],主張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互親互愛的關係。孔子還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3]的原則,作為人們行動的指導,其核心是承認除自己之外還有他人的存在,把他人也當成朋友夥伴來對待,尊重他人,承認他人的價值。儒家文化一貫重視人的價值,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4];荀子說:人「最為天下貴」[5]。對人的價值的重視,是民本主義思想的基礎。所謂民本就是主張國家以民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甯」[6],「王者以民為天」。也就是孟子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7]

(二)義重於利的價值觀。
儒家學派討論的重要問題是如何正確對待義與利的關係,其思想既不反對利,也並不輕視或忽視利在國家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主張治國首先要富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它強調利對國家、社會和人的生存和發展都是必須的。孔子主張富裕之後要進行教育,通過教化使人們瞭解義。以義來調節利,要「見利思義」,這是儒家義利觀的第一層含義;第二層含義,「義以為上」,即當富貴與義發生矛盾時,義的價值高於富貴。儒家講氣節,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8]

(三)重視和諧的傳統。
重視和諧是中國儒家思想的重要特色,它認為和諧是最高境界。其和諧思想中,一是指人際關係的和諧,主張「和為貴」。二是指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出了保護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學說。孟子提出「仁民而愛物」[9],荀子更提出「取物有節」[10]的觀念,北宋張載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使人際關係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起來。張載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所構成,天地人物有共同的本性,人人都是天地之子,人與人是同胞手足的關係,而人與萬物則是一種朋友與夥伴的關係。

(四)宣導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意識之一。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1]。「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12]。這是對國家興亡的深切憂患和警惕。范仲淹也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13]。同時儒家還將國家民族利益置於首位,要求人們為民族生存與國家振興而奮鬥和獻身。這種強烈的愛國之情和獻身精神體現出一種高昂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之無限生命力的源泉。

(五)提倡教育思想。
孔子興辦私學,推動平民教育的發展,「有教無類」的思想可以說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張。再加上「學而時習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思想已經影響了無數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孔子的教育思想還具有很大的終身性,即提倡「學不可以已」。其後,宋明理學將儒學的教育思想繼承發展,不僅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和終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這種思想對於解決今天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應當有借鑒意義。

在儒家傳統中,教育不僅是為了求取知識而已,教育更是為了社會政治的改革。孔子棲棲遑遑,席不暇暖,遊說各國,有心欲以其學說兼善天下,但屢遭挫敗之後,退而著述講學,設帳授徒。孔門教學的目的不僅為了解釋這個世界,更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

二、儒家思想對現代的啟示
在儒家思想中,能夠彌補和克服現代精神的不足和盲點的有以下幾個方面:對應於理性主義的對待主義,對應於個人主義的道德主義,對應於科學主義的生命主義。因此儒家思想對現代的啟示,概略可分為以下數點:

(一)       身心和諧以調節現代人心志的啟示意義。
“和”是儒家哲學中的重要思想範疇之一。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充分說明了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思想觀點具有差異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諧的前提下,攜手並進,團結起來一起做事。社會祥和、世界大同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不懈追求的價值取向,是宣導中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和諧」是我們社會發展所要達到的一種理想狀態。儒家的天人合一,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不僅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貢獻,面對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當今世界,更有其現實意義,這也是儒家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重視的原因。因此儒家倫理思想通過道德修養實現人身心和諧的追求,是與和諧社會對人的素質期待、要求相一致的,這對於當代和諧社會乃至和諧世界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對經濟價值觀的啟示意義。
在市場中,一方是生產、經營者,即商家;一方是消費者,即公眾群體。兩者是以相互利益為紐帶結為一體的,而商家的利益是在關注和滿足公眾需求利益之基礎上獲得的。因此明智的商家,必定是做到先「利人」,以求實現「利己」達到雙贏。這就是儒家「以義統利」的價值觀在市場中的價值。同時義利觀對構建和諧社會也有啟示意義。要構建滿意和理想的和諧社會,就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大經濟發展的力度,做好經濟的轉型和結構的調整,滿足社會求富的基本願望,使人民得實惠,促使國家富強起來。

(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防衛意識啟示意義。
雖然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中,但絕對不能對外界掉以輕心,戰爭隨時會發生,我們應該加強防範意識。領導者也要有憂民意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領導者要時刻關注人民的生活,把人民放到第一位。在環境方面,如今由於人們的肆意索取,自然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物極必反,人類開始遭到了自然的報復,這就要求人們增強環境方面的憂患意識,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教育思想對當代社會的啟示意義。
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就是主張平等教育,這不但首次打破了中國古代官辦教學或是只能有錢人家的孩子才允許進學堂的慣例,孔子辦私學的模式更是帶動了中國古代社會廣大的平民階級希望提高自己孩子科學文化水準的需求。我們不但要將「有教無類」的思想滲透到從小學就開始的基礎教育當中,在發展高等教育的同時,也應該持續穩固基礎教育,除了大量的投資之外,並且也必須要保證其品質。當然這個過程中,也要求教師不僅僅表現在能力方面,還要求其具備多方面的素質和一定的人文情懷。

儒家也非常重視個人的自由,但他們所追求的自由並不是與共同體對立中爭取的政治自由,而是通過與共同體的真正合一而獲得的道德自由。儒家並沒有把個人之間互不干涉的狀態當成社會理想,倒把倫理共同體之內客觀存在著的道德規範與自身內在的道德意識的統一當成每一個人追求的理想。就儒家思想而言,理想的人是指能夠做到「克己復禮」的人。禮乃是調和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合理的方式。儒家關於禮的理論是以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為前提,而這一形而上學所彰顯的是生命以及創造性生活充滿活力的秩序」。[14]因而儒家所謂的自我,乃是各盡其社會責任和作用,而造就所謂社會性的「大我」[15],是基於人類本質的生命力,創造性地參與天地之運行,來力圖成就自我[16],這種屬於宇宙的「大我」。實際上,人性之生命力也即仁、義、禮、智之德,這也就是道德的本性。當人領悟道德的這一本性而盡心養性時,就能成為道德主體。在儒家看來,人的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就在於克服利己的本性實現道德本性;而人的價值和尊嚴就在於實現這種道德主體性。另外,儒家的理性具有生命主義的特點。西方現代的理性信奉科學主義,因而導致了人與自然、人與人關係的抽象化、形式化、機械化的結果。而儒家的理性則依賴於充滿活力的道德主體。譬如說,儒家的禮是一種比西方的法更具有活力的規範,如孔子所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17]。孔子的意思是說,對人而言,法是形式的和機械的,所以帶來的只是對應的行為;而禮是生動的和內在的(恥),所以它幫助人們提高內在的道德修養。禮作為儒家最合理的行為規範是以儒家理性的生命力為前提。

儒家理性的生命力還充分體現在「權道」和「時中」這兩個概念中。儒家的理性依據,是現實的狀況而不是在抽象的理論;評價一種特定的行為是否合理,不是靠某種絕對的標準,而是靠那些具有各種現實解釋力的相對範疇。「時中」一詞中的「中」是指人性。《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18]。朱熹對此注曰:「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19]。如此看來,「時中」的行為既是合乎人性的道德行為,又是合乎情節的社會行為。儒家講道理往往使用「情景語言」,而不是抽象化、形式化、本質化了的「概念語言」。因而他們所講的道理,必須要根據現實的實際情況進行「再解釋」[20]。所謂的時中的行是指,既能夠體現普遍的人性,又根據當時情況能夠協調好社會人際關係的行為。由於現代社會日趨複雜、多樣,固定的行為規範也日益背離具體的現實。在這種無規範的現代社會狀態下,也許時中的合理性能夠提供個體和社會的協調而中正的統一。儒家的中道或時中的思想體現了充滿活力的儒家理性,而這一理性能夠克服西方抽象化的和形式化的理性忽略現實生活世界的問題,使思想更具有現實的生命力。

只是隨著現代社會的合理化、資本主義化、產業化的深入,出現了過分的競爭、道德的分裂、個性的埋沒、異化等問題。西方的現代政治是以承諾平等的個人權力和自由為前提的。雖然儒家也主張個人的平等,但他們的平等不是來自於造物主的那種支配世界的權力上的平等,而是來自於自身修養的道德和人格上的平等。儒家的政治原理立足於道德個人主義。基於道德個人主義的政治之道是「修己治人」,「內聖外王」,也就是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來治理天下的德治主義。德治主義是以弘揚道德為其政治原理,如《大學》中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弘揚道德於天下的政治模式,而在其中的政治共同體具有道德共同體的性格。在這因過分的競爭、對立、利害衝突陷入困境的現代社會裡,儒家政治的那種基於道德個人主義來實現道德共同體的理想,為我們回復道德的統一性和政治的道德性給予很多啟示。

綜上所述,我們對儒家思想有了初步而且概念的認識,但是關公與儒家思想的關聯性究竟為何呢?關公除了讀春秋、履春秋之外還有哪些地方與儒家思想有共通之處?其實儒家思想本如《論語》所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僅透過戲劇、小說的渲染,將關公視為聖哲偉人英雄,早先並未將其變為神格化。但也正是因為儒家的介入,關公崇拜才最終確立了在中華民族當中的崇高地位。從宋朝以後儒生們以儒家學說為標準,介入了關公形象的重塑,並且把關公渲染成儒家的理想人格。這種歷史現象的出現,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儒家內在理路變遷,其正統觀念轉變並逐漸深入人心。

第二,對儒生而言,關公偶像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宋儒由此將其忠義神勇同尊王誅賊的春秋大義聯繫在一起,再造出了一代儒將的形象。因此自明清之後,關公崇拜達到了頂峰,儒生更是將關公和孔子相提並論。所以從《三國演義》一書中所表現出來的,正是不折不扣的儒家正統思想,以及富含道德判斷的價值觀、倫理觀念。曹操被視為「奸雄」、「梟雄」,而關公則是「英雄」以及忠義的代表化身;這也是《春秋》闡明孔子「微言大義」的典型象徵,所謂「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21]。「一字之褒,榮於華采;一字之貶,嚴於斧鉞」[22]。其實這正足以代表中國人的歷史感和歷史觀,也是「演義」之所謂推演其「義」的由來。再加上「忠義」是儒家學說最重要的觀點之一,也是戰國以後評品人物優劣的重要準則,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傳統道德觀的命脈。之所以會如此,和中國歷來的政治制度,人文思想,民眾心理有著密切的聯繫。中國的人文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每個炎黃子孫的身上都流著儒家思想的血液,儒家精神已經在人們心中佔據了一定的地位,而忠義都是儒家所提倡的,也就是因為這些土壤才得以培養出這種三國特色的忠義文化。忠、義都是最受崇迎的品德與精神,關公的德行和他做人的準則成了世人模仿榜樣。這便是關公的魅力所在,也是關公精神之所以能夠和儒家思想相結合的重要關係,下面我們將就關公對儒家思想中的實踐內容,依照儒家學說的定義按照條目分別加以敘述。

叁、關公對儒學的實踐印證。
關公幼讀《論語》、《孟子》、《易經》、《春秋》,從小受到儒學薰陶,內心時刻充滿仁、義、孝、弟、忠、信的強烈道德觀,一生立志效法聖賢,實踐聖人之道,最終具備五常之德,成就了亙古一人之中國武聖,其一生行誼略舉如下:

一、仁者無敵
春秋時期,人們普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儀文美德都稱之為仁。孔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且把「仁」發展成為系統的仁理學說。孔子思想的仁」,涵義甚廣;如《論語》中所云「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23]又《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24]。這些都是明確定義仁理學說的條目。

從人之本性的角度來看,「仁」是人的本然之善心,是人本來就具有的善良意志,是人的本質之所在。如關公自幼看到天下無道,貪官猖獗,民不聊生,便立志要報國救民。當遇弱勢者韓守義被惡霸欺凌,即不顧個人安危及後果,立刻將惡人斬除。這正是關公本性至仁的氣質。

及至關公在離開曹營必須經過關隘時,因身負保護皇嫂千里尋兄之責,不得已而殺六將,事後非常無奈的於馬上自嘆:「吾非欲沿途殺人,奈事不得已,曹公知之,必以我為負恩之人矣」[25]。其實關公經過五關,過關斬將,乃因其主將不是故意刁難,就是刻意阻擋;甚而有言語挑釁以及惡意逞兇等不忠不義之行徑。關公為了保護二位皇嫂和整個車隊的安全著想,不得不將帶頭作惡者斬除,至於其他人等則一概不為難他們,關公的仁心與氣概足可撼動天地,這也就是關公仁義精神的展現。

關公麥城失利,被孫權擒獲時,孫權欲以高爵厚祿誘降,關公寧死不屈,最後就義成仁,此乃仁最極致的表現。也正如儒家所說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二、義氣參天
義,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為。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出,首先孔子論及最多的是君子和義的關係。君子在《論語》中有兩個基本義項,指有道德的人或居於高位的人。如《論語》里仁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26]。君子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和標準就是義,孔子主要把義範疇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關公廿四歲離家報效國家,在投宿客店時發現地方惡霸魚肉鄉民之惡行,於是見義勇為,殺惡霸呂熊,救韓守義,雖為犯法逃罪,但犧牲一己換得地方之安寧,實為俠義之舉。後為保二位皇嫂,千里尋兄之義,從由許昌到河北的路程不下千里之遠,便可看出關公對桃園結義之約的重視。正如劉備從河北寫信給關公:「備與足下自桃園締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願獻備首級以成全功,書不盡言,死待來命」[27]

關公隨即回信表示忠義之心:「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28]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無積粟,外無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斷首捐軀,致負所託。故爾暫且羈身,冀圖後會。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當面辭曹操,奉二嫂歸。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瞻拜有期,伏惟照鑒」[29]。關公引用春秋時期羊角哀、左伯桃的典故,徹底展現出義的真諦。如詩云:「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30]

再者關公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一事,當時曹操對關公曰:「五關斬將之時,還能記否?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31]據《孟子》載:

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32](乘矢:四箭)

關公在出兵前已與孔明立下軍令狀,沒達成任務願受軍法處置。但是為了仁義最後還是選擇要犧牲自己放走曹操,這正是關公以為義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

三、克己復禮
禮樂教化,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則。簡言之,禮是行為儀式或規範。在古代語言中,禮有廣狹二義。廣義的禮是國家典章制度(官制、刑法、律曆等)、倫理規範(如三綱五常等)與行為儀式(朝聘燕亭、婚喪嫁娶等)的總稱。狹義的禮則指人類日常生活中所奉行踐履的行為儀式與規範,是一個倫理學的概念。如《論語》所云「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33]。又顏淵篇「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4]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35]

關公在土山與曹操約定三事後,護送二位皇嫂進入曹營。但是在從下邳往許昌途中客住旅館時,許褚故意給燭不足,欲讓關公與兩位皇嫂同處暗室,以方便造謠同時離間關公與劉備的兄弟之情。但關公獨站戶外秉燭達旦不顯疲態,充分表現出儒家禮法之大節。

關公在曹營時,對二位皇嫂備盡上下之禮。儘管曹操欲讓關公亂君臣之禮,但關公與二嫂同屋時,分內外院居住。並且每日於問安亭向二位夫人請安問好,再由侍女轉達,此舉不但合禮且不失禮,由關公夜讀春秋更顯見他對禮的徹底實踐。

四、智者不惑
孔子認為智()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在《論語》中「智」是用「知」字出現的;智,是《論語》的重要內容,都是指聰明、智慧而言。知與智通用,如「知者樂水、知者動、知者樂、知者不惑」等。

對關公而言,世人皆以關公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為其智之最高表現。當然為將者需知天文地理方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正如攻拔襄陽郡,時值八月秋天,驟雨數日。關公令人預備船筏,收拾水具。並稱「于禁七軍不屯於廣易之地,而聚於罾口川險隘之處;方今秋雨連綿,襄江之水,必然泛漲;吾已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待水發時,乘高就船放水一渰,樊城、罾口川之兵,皆為魚鱉矣」[36]。果然如關公所料,于禁所領七軍,皆死於水中。其會水者料無去路,亦俱投降。後人有詩讚曰:「夜半征鼙響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淵。關公神算誰能及?華夏威名萬古傳!」[37]
在東漢末年政治動盪之際,各地諸侯起兵割據,關公拒絕其他強豪勢力的邀請,選擇追隨劉備義兄開創蜀漢基業。在亂世,君擇臣,臣亦擇君,依附強主是很多人士的選擇,因而許多人有過多次易主的經歷,但關公自始自終只追隨劉備,盡忠盡義。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的玄孫,他的理念主要是匡扶漢室,救國救民。這種仁君典範相較於東漢末年曹操、袁紹等諸侯之野心與企圖,最難得的是王佐風範的仁德之美。正如《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中所評:「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託孤時,心神一志,毫無貳意,實顯君臣至公無私之心,為古今最高軌範。」「機警幹略,不逮魏武(曹操)。」[38]

以上種種仁主作為,均是引導關公忠心義膽,誓死追隨劉備實踐匡復漢室之根由。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智者擇主而事;而關公投明主開創萬世聖業,以及遵行五常八德,這個才是真正最高智慧的表現。[39]

五、誠信不爽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對於孔子的整個道德體系而言,信雖然不像仁那樣處在德的核心地位上,但是在孔子看來,信是言不虛妄、行必求果的倫理常規,離開了信也就無所謂德,自然也就談不上仁了。如《論語‧為政》所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40]這足以說明,「信」是德性修養水準的表現形態和重要標誌之一,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他就在社會生存中喪失了立仁和顯仁的必備資格。

東吳都督魯肅邀關公過江赴宴,關公明知魯肅此舉實為索取荊州之事,而且一旦談判破裂隨時都有開戰的可能性。但是關公認為既然之前已經答應,即使赴宴有再大的危險,為了遵守信義,仍慨然單刀赴會。又關公為了信守桃園結義之誓約:「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爾後無論是對曹魏或是孫吳的威脅利誘,始終堅持著對舊主不離不棄的忠貞態度。因為關公已將信約視為己命,所以在徐州戰敗陷入曹營,關公仍然意志堅定,突破千辛萬難的保護著二位皇嫂,回到當時尚無立身之地的劉備身邊。即便是最後失去荊州,麥城失利,關公仍然不改其志的坦然就義,以堅守桃園結義的誓約。

六、至孝顯親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41]。又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42]。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並且還要實踐於對上位君主的盡忠,乃至於將自己的成就發揚光大,達到大孝顯親的目的。

關公自幼孝順雙親,已做到小孝事親的標準;後因看到當時朝綱衰敗,盜匪猖獗,不忍黎民百姓處於火熱深淵,遂於十八歲成親生子關平之後,移小孝為大孝,離家報國救民。關公一生屢建奇功,威震華夏,忠義足為世人典範。逝世後被歷代帝王封諡為大帝、天尊、武聖、古佛等天爵,馨香足傳千秋,父母祖先同饗榮耀,此乃大孝的最佳表現,也即是了孔子所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的典範。

百善孝為先,由於關公能做到「小孝事親,大孝顯親」的至德,無怪乎千百年來經歷代帝王不斷的封諡,終能與孔子並稱文武二聖,這正是實行孝道最好的證明。

七、兄友弟恭
在《論語》中,專文談悌的篇章並不多見,一般均以孝悌並稱,悌主要指尊敬兄長,弟兄相親,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孝悌不是教條,是相對的,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尊敬,是培養人性光輝的愛,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孝與悌相聯繫,如《論語》學而篇所云:「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43]

關公下邳戰敗後,不得已投在曹營,於此期間,袁紹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坡,曹操令大將迎戰,但顏良連續殺徐晃等曹營大將後,曹操不得已只好請出關公迎敵,關公策馬快速斬殺顏良於麾蓋下。曹操讚曰:「將軍真神人也」。關公為提攜義弟曰:「三弟翼德更加勇猛,能在百萬軍中斬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曹操聽後,內心感到恐懼,於是立即下令將張飛名字寫於衣袍,並叮嚀眾將爾後遇上,特別小心。因為有關公這一席話,當曹操在長坂坡與張飛會戰時,致夏侯傑驚得肝膽破裂,倒撞於馬下。眾軍互相踐踏,曹操也嚇得冠簪盡落,披髮奔逃,遇張遼、許褚方止。最終使張飛能未戰而勝,嚇退曹操百萬軍隊。如詩云:「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44]。其實關公武功更勝張飛一籌,但是為了要提升義弟的氣勢與聲望,因此稱讚張飛更加威猛。終在長坂橋一戰中,讓張飛能夠未戰而先屈人之兵。所以說此役之成果,全要歸功於關公疼愛小弟之兄弟情誼。[45]

八、忠貫日月
「忠」原指為人誠懇厚道、盡心盡力,盡力做好本分的事。有忠誠無私、忠於他人、忠於國家及君主等多種含義。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而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後已,如《論語》所稱「盡己之謂忠」。然而《論語》所提到的忠,是泛指對一切人,並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因此,「忠」不只用於君臣關係,還包括對君主的忠誠和對朋友的義氣。如《論語‧八佾》所云:「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46]。而最重要乃須忠於自己的良知。

關公對蜀漢陣營的忠心耿耿,對義兄弟劉備、張飛,乃至於後來的趙雲等人,在在都表現出忠誠與義氣,就如與張飛共同做榜樣讓馬超效法一事,雖不見於正史記載,但可以想見關公對「忠」的履行,絕對超越一般人所能做到的程度,所以能夠成為後世景仰的神聖對象。

關公在家鄉殺除惡霸後,逃至外地,在五、六年的逃難當中,雖生活困頓,但他寧可安份守己的做小生意賣豆為生,也始終堅持忠於自己的良知,決不做有違天理的事。關公身陷曹營期間,曹操為籠絡他的心,無所不用其極,以高官厚祿,送金玉美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金下馬銀,送袍贈馬,皆不能改變關公的心志。最後被孫權擒獲,孫權也以高官誘降,關公志堅如鐵,絲毫不能撼動他對蜀劉的忠心。關公一生所表現出來的忠,即是最純潔的忠,正可以比美日月的精忠。

九、節堅似鐵
節可以指氣節和節操,在社會上指一個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堅定性對內,氣節表示對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堅定信仰。對外,氣節則指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外敵侵犯時,能挺身而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堅持不懈,乃至獻出個人生命。

關公忠貞不二的節操,在曹操以高官厚祿拉攏時,便充分表現出富貴於我如浮雲的決心。正如俗云:「賄賂不動其心,爵祿不移其志,寧死不降之節」。即便在被呂蒙偷襲荊州,敗走麥城時受到諸葛謹的說降,關公仍正氣凜然的回絕:「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47]。無怪後人對關公大節不移之表現讚曰:「金銀美女不足以移之,漢壽亭侯封印不足以動之,分庭抗禮,杯酒交歡不足以奪之。其心光明,足以與日月爭光」。

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及「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知此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又「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等儒家道理,[48]在關公行誼裏幾乎圓滿達到,所以他能與宣聖並立,絕非偶然。

綜上所述,關公作為與文聖相提並論的一個英雄形象,就是因為在關公身上閃爍著許多與眾不同的英雄氣度,如:忠貞不二、義重如山、智勇雙全、武力超人等等。而在種種英雄氣度中,關公之「義」是居於首要地位的,它具有最為豐富的內涵。關公之「義」源於傳統的儒家思想,但受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的影響,它又具有與傳統儒家思想不同的新內涵。《三國演義》所宣揚以「忠義」為核心的道德觀念,主要是通過關公這一典型人物表現出來的。關公身上所具有的道德品質,可以說就是《三國演義》所要表達文化精神的一個最好縮影。儘管《三國演義》所宣揚的道德觀念受階級和時代的影響,具有不少的侷限性;如今時代不同了,許多當時傳統的道德觀念都已經顯得和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了,「忠」與「義」的內涵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但是在這些道德觀念中仍然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它們對當今社會依然具有不小的現實意義。

肆、關聖文化的發揚對現代社會產生的影響力。
一千多年以來,作為人們心目中的神,關公的參天大義、貫日精忠及護佑生民的傳說故事盛傳不衰,影響了華夏,也影響到世界。關公精神、關聖文化,以及當代人們加上的誠信;以忠義仁勇誠信等要素組合而成的關聖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包容性極廣的外延。包括政治文化、道德倫理文化、宗教文化、儒家文化、軍事文化、商業文化、民俗文化、幫會文化、建築文化、藝術文化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力一直非常巨大,這是因為幾百乃至數千年的傳承會長期對人們的精神和思想予以滲透。因此在和諧社會的構建工作中,必須要考慮到傳統文化的這種影響力。在諸多傳統文化中,關聖文化是傳承相當久遠,普及度也非常高的一種,分析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和影響方式,並設法在和諧社會的構建工作中加以利用,會是一種相當有效的工作手段。

所謂文化,可分為有形和無形,也可分為動態與靜態。無形的係指精神、道德、思想;有形的乃形相與活動等。而本文所談的關聖文化,是指關公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及其對社會精神生活的影響。關聖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它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意義是在精神方面,主要是在倫理道德方面。關聖文化精神價值的核心在於道德價值,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型文化。關聖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既是儒、釋、道諸家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中國人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千百年來,人們崇拜關公,本質上是崇拜被神話的關公的高尚的道德人格。

關聖文化具有強大的親和力和向心力的民族凝聚功能,具有教育和陶冶人們思想、情操的教化功能;對各種文化藝術形式的繁衍和發展有著承載功能。同時,關聖文化在歷史中創造並隨著歷史發展,歷久而不衰,有著很強的存續功能。關聖文化的積極方面體現在對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特別是關聖文化的仁、義、信、智、忠、孝、勇、禮、節等,對當今建構社會的安和樂利,促進科學的突飛猛進,以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各方面都有積極作用。分別說明如下:

一、關聖文化與建設安定社會的共性

(一)關聖文化的正義法制

關公以忠於漢室、節操高尚著稱,這種精神正符合建設富強社會中的正義精神與法制特徵。在現代社會中,忠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忠於統治者,而是忠於國家、忠於公司、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忠於社會,忠於自己的良知。因此忠是和諧社會與法制立國的思想基礎之一,而高尚的節操則是現代社會貫徹正義精神的思想保障,如果一個人沒有節操,正義精神的基礎都將不復存在,和諧社會的正義特徵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二)關聖文化的團結友愛

在關公的形象傳承中,對別人的仁和對兄弟的義都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兩種精神在和諧社會中會以團結友愛的特徵體現出來。現代社會的高速化和資訊化令人與人的關係有向冷漠化發展的趨勢,這對和諧社會的建設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和諧社會在本質上需要強調不同人之間團結友愛的關係。關聖文化中的仁是一種對全體社會大眾的仁愛精神,關聖文化中的義是一種對自身所有關係者的友愛精神,這兩種精神構成了和諧社會中團結友愛的精神核心。

(三)關聖文化的公平誠信

關公的誠實守信與待人以禮在關聖文化的傳承裡一直是刻畫重點,而誠信守禮則是現代經濟社會長期呼籲的社會文化潮流,這種特徵的重疊構成了一種文化的融合。事實上,關公因自身的誠信特徵在關聖文化中被奉為財神,這種精神文化本身在現代這個物質社會中具有極高的價值。社會對關聖文化中誠信精神的推崇體現出了穩定社會的誠信需求,而社會對守禮的推崇則是現代人追求素質、修養的最佳體現,以近來黑心油連環爆,而且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的社會食安議題來說,就連橫跨兩岸、過去值得消費者信賴的知名食品企業也涉及其中,誠信經營這項可說是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幾乎已消失殆盡在企業永續經營之道上。因此如何令關聖文化中的信與禮,在社會需求與文化精神所追求的一致性上,展現出符合現代意義與價值,便是我們必須要努力的目標。

  (四)關聖文化的活力進步

關公水淹七軍、運籌帷幄是為智;對陣兩軍、陷陣殺敵是為勇,關聖文化中的這兩種精神在現代和平社會中看似無用,實則不然。雖然建設和平社會不需要領軍殺敵,但智與勇是在應用領域上極為廣泛的兩種精神,智慧令社會的發展進步更具高效性和靈活性,勇則能讓人們保持和諧社會建設的活力,不至於害怕困難和艱險。因此智與勇的精神是和諧社會的發展進步所不可或缺的,或者說智與勇正與和諧社會的進步和探索精神相一致。

二、關聖文化對現代的正面影響
經過近二千年歷史所形成的關聖文化,不只是一個地域性文化,而是一個全國性文化。不是普遍的名人崇拜、英雄崇拜,而是多少年來上至皇家、下至平民百姓推崇的「神」和「聖」的信仰文化;不是只具有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的單純的文化,而是不斷豐富和發展,正在融入當代社會,至今仍具有活力的文化。關聖文化的現代價值,表現在安定社會的積極影響上,可以分成下列幾點概述:

(一)      關聖文化能有效促進社會的法制化

欲促進社會和平的法制化大體來說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法律的制訂,另一方面是法律的遵守和落實,關聖文化能對後一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普及和弘揚關聖文化,能融合當今的社會形勢和社會特點,重新詮釋關聖文化的精神,並且對人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人們在心理上養成遵守法律、保持節操的意識。這種以關聖文化為媒介進行的思想普及和精神培養比單純的法制教育更有效,能將法制本身打造成一種社會文化,加快和諧社會的建設速度。

(二)      關聖文化能有效增強社會的凝聚力

建設和諧的社會是一項規模龐大的工作,並非一兩個人的努力就能達成的,需要社會民眾全體同心同力才行,這就需要保證足夠的凝聚力。關聖文化在凝聚力的增強上可以起到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是透過關公弘揚仁義的精神,以大幅消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冷漠,令人們放下不信任,培養團結友愛的良好氛圍。第二方面是關聖文化的歷史特徵,作為傳承已久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一,關聖文化能喚起人們的民族意識與歸屬感,增強民族凝聚力。

(三)      關聖文化能有效提升商業的經濟信譽

在市場經濟的趨勢下,社會上許多人忽視了互利互惠的誠信社會理想,而這種情況也制約了國家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近年來食品安全詐欺事件層出不窮,從塑化劑、問題醬油、毒澱粉、胖達人假麵包、劣質混充米,再到目前的黑心油事件接二連三引爆,其所釀成的社會損失,以及對消費者信心及經濟的長期負面衝擊,實不可等閒視之。台灣正處於一個多元開放的民主社會,更需要道德重整來維繫。因此建立企業的誠信經營環境及誠信文化,實刻不容緩。而加強對關聖文化的重視,則能極大程度地改善不良社會風氣,畢竟倫理道德數千年的傳承,實具有喚醒人們潛意識的認識形態和良知的效果,並且可以令人們將傳承的誠信精神和當下的誠信行為結合在一起,從根源上提升社會整體的誠信度。這種積極影響具有長期性,雖然在短時間內難以發揮效果,但長期持續的話,對重拾社會正面風氣的作用,絕對會有非常良善的效果。

(四)      關聖文化能有效加強社會的科學觀

在建設社會康樂的富強目標上,科學技術永遠是第一生產力,但科學的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其中必定有眾多難以攻克的困難和難題。這時就要充分發揮關公不怕困難,勇於挑戰,並且最大限度地活用智慧,靈活多變解決問題的精神,使和諧社會的建設工作能以最高的效率進行下去。我們可以這麼說,關聖文化能以一種文化的形式為人們傳達出在國家社會的科學發展理念和科學創新精神,以更易於理解的方式給予人們在創新與建設上所增加的活力與積極態度。

「縣縣有文廟,村村有武廟」,這是在中國古代傳統社會後期中,社會各界普遍祭拜孔子和關公的真實反映。這項風氣習俗傳承至今,包括海內外華人不僅崇拜關公,而且希望將關公的精神進一步地發揚光大,同時在華人社團中和社會中落實和堅守。關聖文化的發展,是希望以其清新簡樸的形象,在宗教、文化、教育、醫療、慈善等事業中,來服務社會,並且能夠成為華人秉持不變的社會責任。然而要想構建和諧社會,使社會祥和、人心得到教化,僅僅由政府來負責是不夠的;有時由民間的宗教力量,以及社會團體的各項活動來進行推動,反而更能潛移默化,並且容易達到目標。近年來兩岸三地的有志之士紛紛透過基金會以及社團機構的成立,透過各項活動進行關公學術教育的宣導與推廣。而以關公為主神供奉祭祀的宮殿廟宇,也藉由各種串聯與組合的方式,將關公信仰文化持續傳承與發揚。以大陸而言,由於相關古蹟以及祖廟等發源地所存在的地利之便,關公戲、關公書院、關公武術學校、關公廟會、關公盃文藝匯演、關公盃歌手大賽、乃至於關聖文化旅遊節等,涵蓋文藝與商業各方面的活動,幾乎已經形成一個固定的官商合作產業結構鍊,這對於提振經濟和社會發展自然有相當的影響。然而相較於對岸的發展模式,台灣則是在各宮廟分進合擊的信仰祭祀慶典遶境,以及社會團體所推行的學術文化活動,一步一腳印地將關聖文化深植於人心之中。例如「關公文化節‧人文藝術教育展」、「忠義文學獎‧海內外徵文活動」、「忠義人才培育學院」、「忠義精神宣講團」、「講說三國暨三國忠義故事師資培訓班」等等各種大型活動的舉辦,目的都是希望結合儒家思想以及關公精神,達到「風行草偃」、「知行合一」的效果。同時再加上關公的教化以及靈驗事蹟一再被民間強調,不管是佛教、道教甚至是儒教都能夠予以接受,所以關公崇拜在當今這樣一個動盪不安、充滿不確定因素和危機的國際關係和環境中,特別是在海外華人以及港、澳、臺、東南亞一帶的社會,都表現出相當盛行的狀況。

三、關聖文化對現代的價值
作為一種在歷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的一種文化現象,本身具有歷史的厚度和傳統文化的濃度,有其不容置疑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中國的關公與儒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中國優勢的傳統文化資源,隨著儒家文化影響遍布全球的祭祀習俗以及對儒家思想的重視,與儒家文化具有同樣影響的關聖文化必將肩負起時代的重任。我們應當給關聖文化賦予時代的內涵,探討其現實的價值,使之順應時代的要求傳承於當今,成為有益於我們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精神財富。文化的傳承作用就在於發掘其在前進的時代中可為現實服務的價值。關聖文化在當今時代的價值,主要可概括為以下方面:

(一)凝聚民族合力價值。

崇尚忠義武勇,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關聖文化植根於我們民族文化的土壤,有著鮮明的民族性,反映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我們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弘揚中華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以增強我們民族的凝聚力,激勵海內外同胞心繫中華傳統,建設中華民族,無疑是關聖文化在當今最具時代意義的價值。     

(二)關聖文化的道德精神和人格力量,是關聖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第三節文中所討論到蘊含於關聖文化中的道德品格和為人本質,歷來為社會所認同、為世人所稱道。而那種背信棄義、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賣友求榮等不道德行為,都是為社會所不齒的。因此如何將關公精神與道德力量,弘揚到各階層讓更多人效法,正是如何推廣關聖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關聖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可以凝聚中華民族在海外的力量。

關聖文化在僑胞和華人後裔中,一直有著廣泛的影響。海外華人雖然寄生異國與異文的文化圈,然而海外人聚居的社區,大多建有關廟,並還在繼續興建。人們把興建關廟、敬崇關公,作為凝聚民族合力、弘揚中華文化的一種約定俗成的方式。誠如海外僑胞所嘗云「因為關公在華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代表」。而一些華人社區的關廟籌建委員會,把弘揚關公為表率的、儒釋道三教融合的中華文化,增強民族情結,淨化人的心靈,作為建廟的基本宗旨,並圍繞建廟,開展同鄉同宗結社等活動,增進華人之間的情誼。     

進入廿一世紀以來的現代社會,從地震、颶風、洪水、旱澇到疫病、事故、群體事件、社會治安、公共安全等等,政府和相關公共機構承擔著高度日常化的危機管理工作。科學有效的危機管理是國家、社會和各行各業安定、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只是在日益常態化的危機應對實踐中,社會心理危機包括信仰危機、社會焦慮感、壓力感、無助感、價值失衡、行為規範紊亂、自閉症、偏執行為、社會恐慌等等,卻逐漸演變成非科學可有效進行的危機管理。因為心理危機原是個人層面上的危機,具有某種心理危機傾向的個人明顯增加,就會演化為社會心理危機。從社會變革史的角度而言,社會心理危機往往出現於社會轉型期。在人們習慣的社會結構當中,人的心態是穩定的,一般不會產生心理恐慌;但在變化激烈的社會環境中,一旦不適應的新的變化,就會淪落為社會弱勢群體,相應地就會發生心理失衡。在社會轉型時國人承受的各種壓力,如果得不到適當的釋放,也會演化為普遍的社會心理恐慌、甚至引發各階層之間的衝突和對立。若想解決這個問題,一是靠國家制定合理的政策,二是個人在心理上儘快調節自己,提高自己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三是要靠宗教信仰的力量來穩定。而關聖文化正是適應了這種不斷變化的世界。在淨化人心,使社會祥和,人心古樸,關聖文化有無可比擬的力量。通過社會教化、公益關懷釋放人們對現實生活的焦慮與不安,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人際關係環境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所以從傳統文化中吸取力量,加強社會道德建設,伸張社會正義,反對一切違背人的良知的行為,更有其現實的意義。以關聖文化融合著儒、釋、道文明,所體現的「忠、勇、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形成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科學精髓,以及凝聚真理的程度,與現代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改革、發展大業的全域息息相關,是一個事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嚴肅人類重大道德價值觀的選擇問題。關聖文化在我國的傳承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在這期間,其文化特徵和文化內涵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特徵會為關聖文化染上自己的色彩,為其增添更鮮明的特徵和更豐富的內涵。因此我們在推廣和普及關聖文化時,也應與當前的時代特徵相結合,並利用關聖文化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同時,以和諧社會的思想豐富關聖文化的內涵,增強其文化價值,令關聖文化可以更廣泛、長久地流傳下去。

伍、結論
文武二聖,一人作春秋,一人履春秋,兩者的精神其實一致。所以孔孟學說若能透過關聖文化來實踐,又方法做的落實,其效果必然是可觀的。

一、文武二聖同受後人所尊崇。
孔子逝世後,獲歷代帝王不斷的隆崇封諡,至清順治二年已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到民國被尊之「大成至聖先師」。其儒學自漢代興起後,即被廣為推行,在中國社會裏,人民日常生活當中無一事不受影響,其源遠流長,至今已傳播至全世界。

而關公與文聖同林,自成仁後,由宋代開始,也屢屢受到歷代帝王的封諡。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然後由帝稱聖。其聖號有關公帝君、文衡聖帝、關夫子、協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昭明翊漢大天尊、忠義古佛、仁義古佛、蓋天古佛、中天至聖、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玉皇大帝、中天主宰等等。其尊崇即如一對聯曰:「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

關帝的信仰,可謂不分行業,不分朝野、不分貴賤、不分宗教,所以被尊稱萬靈之神。如政府奉為武聖帝君,警察尊為正義之神,軍人敬為戰神,商人拜為財神,讀書人禮敬為文昌帝君、關公夫子,社團崇為忠義化身、百姓稱為恩主公。三教共尊,儒家奉為聖人,道教敬為天尊,釋教崇為菩薩、古佛,道士尊為伏魔大帝,其信仰流遠廣闊,全球一百八十個國家有其廟宇,可說不分地域,不分人種,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其廟宇,如此被尊崇,是中國人獨一無二的古聖先賢。

、關聖文化與經典。
關聖文化,涵蓋範圍極為廣泛,有無形與有形的,有動態與靜態的。有宗教信仰、科儀、祭祀、遶境,有雕畫像、藝術、建築,以及扶鸞、經典等等。其中經典部分,係在指引世人走向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唯有透過經中真理的教化導引,人才不會偏離正道,才不會走向迷信。所以,關帝經典在關聖文化當中就佔居非常重要的地位。

今關帝經典坊間流行者至少有二十餘種經本,如《桃園明聖經》、《覺世真經》、《大解冤經》、《忠義經》、《戒淫經》、《玉皇普渡尊經》、《玉皇普渡聖經》、《玉皇心印妙經》、《玉皇指迷篇》、《伏魔寶卷》、《玄靈玉皇寶經》、《三期普渡龍華經》等等,而以《桃園明聖經》、《覺世真經》兩部最為普行。尤其《覺世真經》在前清時期就已被列為中國三大善書之一。今全球持誦關帝經者,起碼數百萬民眾,而信眾在全球至少有數千萬人。若能以此為基礎,進而廣為發揚,其對社會及後世的影響不可不謂之鉅大。且其經文內涵又皆以儒家精神為根源。

如《覺世真經》:
帝君曰: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虧,可立於天地之間,若不盡忠孝節義等事,身雖在世,其心已死,是為偷生。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獨。勿謂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靜一動,神明鑒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況報應昭彰,不爽毫髮。淫為萬惡首,孝為百行原。但有逆理,於心有愧者,勿謂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於心無愧者,勿謂無利而不行。若負吾教,請試吾刀

敬天地、禮神明,奉祖先、孝雙親,守王法、重師尊,愛兄弟、信朋友,睦宗族、和鄉鄰,別夫婦、教子孫;時行方便,廣積陰德;救難濟急,恤孤憐貧;創修廟宇,印造經文;捨藥施茶,戒殺放生;造橋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難解紛;捐貲成美,垂訓教人;冤讎解釋;斗秤公平;親近有德,遠避凶人;隱惡揚善,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改過自新;滿腔仁慈,惡念不存;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雖不見,神已早聞;加福增壽,添子益孫;災消病減;禍患不侵;人物咸寧,吉星照臨;若存惡心,不行善事;淫人妻女,破人婚姻;壞人名節,妒人技能;謀人財產,唆人爭訟;損人利己,肥家潤身;恨天怨地,罵雨呵風;謗聖毀賢,滅像欺神;宰殺牛犬,穢溺字紙;恃勢辱善,倚富壓貧;離人骨肉,間人兄弟;不信正道,奸盜邪淫;好尚奢詐,不重儉勤;輕棄五穀,不報有恩,瞞心眛己,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誘愚人;詭說升天,斂物行淫;明瞞暗騙,橫言曲語;白日咒詛,背地謀害;不存天理,不順人心;不信報應,引人做惡;不修片善,行諸惡事;官詞口舌,水火盜賊;惡毒瘟疫,生敗產蠢;殺身亡家,男盜女淫;近報在身,遠報子孫;神明鑒察,毫髮不紊;善惡兩途,禍福攸分;行善福報,作惡禍臨;我作斯語,願人奉行;言雖淺近,大益身心。戲侮吾言。斬首分形。有能持誦,消凶聚慶。求子得子,求壽得壽。富貴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獲。萬禍雪消,千祥雲集。諸如此福,惟善可致。吾本無私。惟佑善人。眾善奉行,毋怠厥志。

又《桃園明聖經》〈節訓第五〉:
著忠良,竭力匡衡,孝順無改。廉潔不亂心田,節義臨危不敗。忠孝廉節之章聽解。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49]日用朝廷祿,當思補報功。報國臣之本,惜卒將之宏。不飾文臣過,不滅武將功。紀錄文華殿,舉劾建章宮。丹心如赤日,位必至三公。秦檜世為犬,岳飛四帥中。為人子,孝為先,孝順兩字緊相聯。勿使惱怒常使歡,暖衣飽食毋饑寒。病醫藥必自煎,即須嚐過獻親前。夜不解衣,朝不食,時時刻刻在身邊。爾能孝順爾子孝,點點滴滴看簷前。大舜孝,帝位傳,[50]二十四孝極周全。在生不供奉,死後祭靈前。不孝子,惹災愆,虎唅蛇咬病相纏。官刑牢獄遭充配,水火之災實可憐。或是懸樑刀毒死,不孝之人苦萬千。速速改,莫遲延。世人孰無過,改之為聖賢。人無過,篤行全。廉生畏,潔生嚴。細檢點,避疑嫌。希賢希聖由天命,學禮學詩聽自然。卻周粟,隱山川,[51]為人似玉無瑕玷,立志如同鐵石堅。守己祿,莫徇偏,損人利己子孫冤。廉者不受嗟來食,志士不飲盜之泉。辭俸原憲潔,畏金楊震廉。坐懷不亂柳下惠,[52]閉戶無容魯仲連。鶂食怎如螬李美,[53]瓜祭何勝菜羹甜。俸祿只堪供禮儀,舉家食費僅盤桓。百篢抬回失節物,滿箱裝裹昧心錢。笞杖徒流誰不怕,勸爾抬頭看上天。縱容男僕如狼虎,謀占軍民地與田。勢敗運衰參訐告,拔塚平房冤報冤。婦男窮極為娼盜,恨殺當初惡要錢。人之節,如竹又如月,廣大與高明,圓容更清潔。一生直不彎,挺挺欺霜雪。一勁參天秀,舞風弄明月。 娥英泣竹林,點點斑皆血。即如蘇武杖,數有十二節。李陵污其奸,蘇武敬其烈。仲升使西域,三十六國卻。節義全,神聖悅。或掌天曹事,或補城隍缺。或生公與侯,富貴千年業。亂臣並賊子,每把忠良滅。一見虛歡喜,心口各相別。心藏丈八矛,意存三尺鐵。舌下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貪酷剋奸讒,自殞兒孫絕。

三、關帝經典與儒學的互映。
關帝經典之內涵,皆以儒家學說為根本,以下略舉幾則《桃園明聖經》以及《覺世真經》之經文,與儒學經文對照參考:

《桃園明聖經》〈原始第二〉:「大丈夫以四海為家,何患乎吾無兄弟。
即如《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孫衍、張懼,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桃園明聖經》:「四海為家,何患乎吾無兄弟。」
如《論語》司馬牛憂曰:
「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桃園明聖經》:「勿謂善小而不作,勿謂惡小而可行。」
如《易經》〈繫辭傳〉: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

《桃園明聖經》曰:「敬神如在須誠敬,不可狂言褻聖明。」
如《中庸》: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其上,如在其左右。

《覺世真經》:「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獨。勿謂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靜一動,神明鑒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
如《論語》所云: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和《大學》〈述誠意〉: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誠其意。」及《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由此段關帝經典與儒家學說相互對照,即可明顯看出,關帝經典內涵與儒家思想是一致的,而且是可以互補的

四、唯有徹底實踐才會有成果。
歷代聖賢留下經書,就是要後人去效法實踐,也唯有透過實踐功夫,才會有成效,否則都只是紙上談兵,不會有結果。經典人人都會讀,話語人人都能說,而且一個比一個會說,可是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最後都只流於形式,不能落實。如歷代武將讀聖賢書者,可謂千千萬萬人,而為何獨有關公能成就武聖?因為關公確確實實的做到了經文中的義理,由於關公是《春秋》真正的實行者。所以本文欲以關聖文化來引領社會邁向正道。其施行方法略舉如下:

(一)        發行「關公忠義系列叢書」,俾使讀者具有正確的思想觀念。
(二)         到各機關學校、企業社團、宮廟監獄宣講「歷史忠義故事」,建立正義信心
(三)         舉辦「忠義文學獎徵文比賽」,促使更多學者志士,多寫好文章,讀好書。
(四)         推廣「關公文化藝術展」活動,以利達到全民教育。
(五)         開辦「關聖文化學術論壇」,以提升關帝信仰水平,並讓關聖文化進入校園,也使學者教授共同參與。
(六)         在大學成立「忠義人才培育學院」,以利培養更多忠義志士,做好人才種子。
(七)         為全國關帝廟進行「講說關公暨三國忠義故事師資培訓」工作。俾便為各關帝廟培育種子師資,以落實關帝廟教化功能。
(八)         推動「全球讀誦講說關帝經典」,以培養全民發揮忠義精神,凝聚浩然善氣。

真理貴在實踐,上列所提事項,若能落實施行,其成果是可以拭目以待的。而對社會的正面影響,也必然可以樂觀預期的。










參考書目:
Schwartz B:《中國古代思想的世界》,韓譯版
《尚書》
《漢書》
晉‧陳壽,《三國志》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成仲英,《新的21世紀與儒家的禮》,國際學術大會,韓譯版
李滌生,《荀子集釋》
效聖,《孟子淺說》
黃國彰,《忠義春秋》
黃國彰《明聖妙譚》
樸東煥,《東方的邏輯何在》,韓譯版



[1]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155
[2]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167
[3]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189
[4]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01
[5] 參考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201491日再版),頁350
[6] 參考《尚書‧五子之歌》。
[7]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58
[8]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77
[9]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11
[10] 參考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201491日再版),頁258
[11]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35
[12]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26
[13] 參考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14] 參考成仲英:「試探建立禮的概論-作為生命力的展現方式以及全體理性之理念的禮」,《新的21世紀與儒家的禮》,國際學術大會,韓譯版,第4頁。
[15] 參考Schwartz B:《中國古代思想的世界》,韓譯版,第112頁。
[16] 參考成仲英:同注15,第15頁。
[17]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64
[18]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461
[19]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89
[20] 參考樸東煥:《東方的邏輯何在》,韓譯版,第131頁。
[21]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423
[22]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425
[23]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30
[24]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38
[25]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141
[26]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93
[27]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135
[28] 《烈士傳》曰:「羊角哀左伯桃,二人為死友。欲仕於楚,道阻遇雨雪不得行,飢寒自度不俱生。伯桃謂角哀曰:『俱死之後駭骨莫收,內手捫心知不如子,生恐無益。而棄子之能,我樂在樹中。』角哀聽之,伯桃入樹中而死,楚平王愛角哀之賢,以上卿禮葬伯桃。哀夢伯桃曰:『蒙子之恩而獲厚葬,正苦荊將軍塚相近,今月十五日當大戰以決勝負。』角哀至期日,陳兵馬詣其塚,作三桐人自殺下而從之。此歿身不負然諾之信也。」參考黃國彰,《忠義春秋》(台灣,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2004年)頁45
[29]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135
[30]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141
[31]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256
[32] 參考效聖,《孟子淺說》(玉珍書易出版社,1983年)頁201202
[33]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81
[34]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86
[35]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89
[36]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383
[37]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384
[38] 參考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再版),頁444
[39] 參考黃國彰《明聖妙譚》(台北:社團法人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2014年出版),頁109
[40]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46
[41]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56
[42]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59
[43]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76
[44]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132
[45] 參考黃國彰《明聖妙譚》(台北:社團法人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2014年出版),頁103
[46]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46
[47] 參考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再版),頁393
[48] 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235
[49] 如《孟子‧離婁下》:「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參考效聖,《孟子淺說》(玉珍書局出版社,1983年)頁191
[50] 如《中庸》:「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532
[51] 如《論語‧述而》: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41115日再版),頁338
[52] 如《孟子‧盡心下》:「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參考效聖,《孟子淺說》(玉珍書局出版社,1983年)頁344
[53] 如《孟子‧離婁上》:「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孟子曰:『仲子,齊之世家也。兄戴,蓋祿萬鍾。以兄之祿為不義之祿而不食也,以兄之室為不義之室而不居也,辟兄離母,處於於陵。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己頻顣曰:惡用是鶂鶂者為哉?他日,其母殺是鵝也,與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參考效聖,《孟子淺說》(玉珍書局出版社,1983年)頁161-163

書籍介紹--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

作者: (日)渡邊義浩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作者介紹 渡邊義浩,1962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築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專長為中國古代史。任日本三國志學會事務局長,致力於東漢國家與儒教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