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9

從文藝美學角度談關羽形象之演變

作者/
傅含章(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出處/
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 170 期


摘要 

英雄成神,自古即是世人共同的期望,尤其是名將。然而自古英雄 何其多,關羽這位貨真價實的歷史人物,不僅日後成為英雄,還成為神 將、帝君,世人對他的崇拜有增無減,歷代更是一再地歌誦其事蹟。在 史書中,在演義故事中,關羽是神勇忠義的代表;在朝廷,在民間,關 羽更是消災解難的象徵。從真人到神人的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關 羽形象的美化與神化,是經由官方、民間以及宗教的推波助瀾,才形成 今日所謂的關羽崇拜文化。本文試從文藝美學的角度予以分析,期望能 在關羽的藝術形象發展中,參照比較出由一個真實人物到小說人物,甚至 昇華成神化人物的變異過程;在此過程中,也一併探討關羽形象演變之下 所隱含的文化意涵,將有助於我們對中國民間信仰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關鍵詞:三國志、三國演義、民間信仰、關羽、關公。

壹、前言

歷來有不少論文專著探討《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眾 人對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武將皆深感好奇,從三國時期號稱「萬人敵」 卻功 敗垂成的勇將,到地位凌駕於歷代所有武將的「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2, 再到讓芸芸眾生頂禮膜拜的「關聖帝君」,其影響持續千餘年而不衰,甚至遍 及海內外。此一崇拜現象透露出關羽形象的演變過程,實存在著歷史與文學、 官方與民間、文人與百姓、宗教與政治等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並非侷限一 隅所能完整呈現。因此,筆者欲先陳述《三國志》、《三國演義》與歷代民間 信仰中的關羽形象,並嘗試從文藝美學的角度予以分析,以期能在此美化與 神化的藝術形象發展中,參照比較出由一個真實人物到小說人物,甚至昇華 成神化人物的變異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亦可省察思考關羽形象演變之下 所隱含的文化意涵。

貳、《三國志》裡的關羽--普通形象

 關羽(約在公元 160-219 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堪為英雄風範的代表,但可 惜的是,《三國志》書裡所見關羽部分,陳壽僅以區區九百多字道盡其一生事 蹟,使後人對關羽的身世始終無法通盤了解。 蓋正史所書,一來應是受到朝 廷以爵為尊的影響,帝王公卿將相佔有顯著地位,文臣武將均為陪襯而已, 以致於經常數人共一傳,簡述略記,例如關羽在《三國志.蜀書》中,與張 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合傳,取其忠勇而並列記載。其次,《三國志》乃 西晉陳壽(公元 233-297 年)所修撰,歷史上西晉篡魏而一統天下,陳壽又由蜀 降晉,因此,後代即有陳壽修史偏頗的說法出現,人們認為他賦予魏晉正統, 而蜀、吳僅為偏統,所以立傳時不敢多褒揚之辭,例如在蜀相《三國志.諸 葛亮傳》中,末段只評其為:「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武功事略的 部分,則似避司馬懿之諱,只以「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 其所長歟!」數語作結。諸葛亮(公元 181-234 年)的部分尚且如此,關羽更不 待論。不過,另有說法指出,陳壽其實是為了達到匡君正世的政治目的,所以 在記敘某些史事時,不得不借用「曲筆」以顯其志。 以上兩種說法屬不同角度 立論使然,並無是非之別,畢竟作者當時編撰的心意我們已無從得知;且立場 的偏頗與否,亦不影響民間對關羽的崇敬之心。縱觀傳中全文,關羽雖然最終 因自負輕敵而敗,不過其勇武形象與忠義精神,志中記述最詳,足為後世江湖 遊子、金蘭之交所仰拜。以下將《三國志》中的關羽傳歸納其一生重要事蹟。

一、早年出身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這是《三國志》 對關羽早年情況的描述,其出身交待極為簡短,生卒年歲及祖考名字均無記載, 因而後世才會對關羽的家世與亡命原因附會許多傳聞,雖然傳聞並無真實史料 可資證明,不過倒是為人們增添不少浪漫的想像空間。劉備(公元 161-223 年) 與張飛皆為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劉備天生異相,《三國志》說他:「身長 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 而且還是個「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 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的奇人,因此關羽便深深為他所折服, 與張飛推心共擁之,且三人的情義更勝手足,「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歷史可鑒,不論是初期 討伐黃巾賊,或是日後與魏國、吳國周旋抗爭時期,關羽一心只繫蜀主劉備, 經常是那位扮演忠心耿耿隨侍在側的角色,其忠義形象使人們印象深刻。

二、忠義與智勇行徑

 建安四年(公元 199 年),劉備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令關羽守下邳,自己返 回小沛。次年,曹操(公元 155-220 年)親自率兵攻陷下邳,關羽為保全劉備妻 小而降曹,曹操素來仰慕關羽英勇事蹟,拜羽為偏將軍,對他禮遇有加。然 而關羽曾向魏將張遼透露:「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 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強烈表現出對劉備 的誓死忠心。是年劉備歸附袁紹,紹遣大將顏良攻白馬,大敗曹軍,關羽隨 張遼為先鋒擊之,在萬軍中策馬斬顏良首級,袁紹諸將均無能為力;曹操欣 喜之餘,乃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隨後關羽探聽到劉備在紹陣營,便「盡封 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這就是後世所謂的「挂印封金」, 曹操欣賞其忠義之心,並無派兵攔截,此為曹操大度之處。由此可知,與劉 備立誓共死,是關羽重義然諾的表現;在萬軍中輕取顏良首級,則是關羽英 勇形象的凸顯。但關羽亦非匹夫之勇,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劉備為「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率眾攻曹仁於樊城,曹操遣于禁救援,時值秋 天連日大雨,關羽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曹軍,一舉將于軍三萬多人等全 部淹沒。殺曹仁,降于禁,斬曹將龐德,其聲勢可謂如日中天,威震華夏, 曹操還為此商議遷都以避其鋒芒。此外,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一段事蹟,是 他曾在戰時為流矢所中,貫穿其左臂,創傷雖癒,卻形成風濕症,每遇陰雨 天氣,骨頭常因疼痛就醫,醫生說:「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 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關羽一聽,即伸出左臂供醫生開刀,這時諸將 士在旁飲酒,見到血水盈滿盤器無不驚駭,關羽則若無其事,仍然吃肉飲酒、 談笑風生,無怪乎後人譽為英雄氣概之典範。

三、驕傲性格與悲劇下場

 英雄人物帶有傲氣驕志是常見的,但這在兵法中最為忌諱,因為驕必輕 敵,而疏於防微杜漸;傲則易得罪小人,釀成禍患。關羽最終的失敗,就與 他的驕傲性格密切相關。《三國志》中有幾段描述其驕傲之處:(一)建安十九 年(公元 214 年),劉備取益州,以關羽督董荊州,適馬超來降,受封為平西將 軍。馬超人在益州,遙領臨沮,此地屬荊州,而他又非故交,關羽為此不平, 便致書予諸葛亮,質問馬超的才幹。諸葛亮了解關羽自負,乃委婉回答:「孟 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 及髯之絕倫逸群也。」關羽得信頗為得意,還把信向賓客展示。(二)黃忠原 為荊州刺史劉表的中郎將,擁劉表之子劉磐守長沙攸縣,後來劉備攻南郡時, 黃忠率眾降附,隨征益州,拜為討虜將軍。衝鋒陷陣、勇冠三軍的英姿,於 定軍山擊滅魏將夏侯淵可見一斑。劉備表其為「後將軍」,與「前將軍」關羽 並列,但因黃忠名望較低,關羽還為此盛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後經費詩一番勸說才接受封號,足見其自傲姿態。(三)關羽征魏時,司馬懿、 蔣濟提議曹操聯合孫權(公元 182-252 年)偷襲關羽後方,先前孫權欲引關羽為 援,遣使為其子求娶關羽之女,關羽不僅不許,還辱罵吳使,使孫權難堪, 驅使他轉而聯曹抗蜀,所以後來當關羽攻樊城時,孫權派潘璋襲江陵,時曹 操又命徐晃救曹仁,使關羽頓時進退失據,加上他平日又輕鄙南郡太守麋芳 及將軍傅士仁,二人皆怨羽輕視,因此留守後方時並未全力支援軍資,關羽得知後怒曰:「還當治之」,二人因憂懼轉而與吳軍聯合,導致關羽敗走麥 城,為吳將所擒,斬於臨沮。關羽的死,歷來有許多責任歸屬的爭議,平心 而論,關羽也必須負極大的責任,性格決定命運,若他在世時能禮賢下士、 謙和容人,也許還不致於遭此下場,徒留後人無限唏噓。

陳壽所描繪的關羽,其藝術形象類屬於文藝美學中的「普通形象」, 胡家祥指出:「這裡所說的普通形象是指尚未提升為藝術典型和意境的 所有其他藝術形象,它不具有典型或意境所具有的某些特殊性質,卻具 有所有藝術形象的最一般的性質和特點。」換言之,「普通形象」缺少 理想的評判或提升,大多是原始、樸素的形象思維。而《三國志》中所 載關羽,形象的塑造相較之下貶多於褒,且失敗原因描寫甚細,尤其驕 傲處載之最詳,不知意在警世,或為之惋惜,是值得玩味的地方。不過, 史傳上勾勒關羽的特質,或許忠義雙全,或許驕矜自大,都較為符合人 性的真實面貌,也較契合原始、樸素的「普通形象」,更重要的是,這 樣的真實面貌,並不會因此掩蓋、左右了關羽對後世影響的光輝。

參、《三國演義》裡的關羽--藝術典型 

宋元以來,民間流行說書,尤好說三國,因三國豪傑人物眾多,故事情 節動人,元末羅貫中(公元 1330-1400 年)便將之撰成演義,使其流傳更廣,把 三國人物刻畫得更為栩栩如生,因而民間的關羽形象來自演義所描繪更勝於 《三國志》。曾經修訂和評點《三國演義》的清代著名文人毛宗崗曾說過: 吾以為三國有三奇,可稱三絕,諸葛孔明,一絕也;關雲長,一絕也; 曹操,亦一絕也。……歷稽載籍,名將如雲,而絕倫超群者莫如雲長。 青史對青燈,則極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則極其英靈。秉燭達旦,人 傳其大節;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心則趙抃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過 之,意則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嚴正過之。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此段文字,並無刻意強調關羽的赫赫戰功與超群武藝,而是極力頌揚他的人 格、風度和膽略。在《三國演義》裡,關羽可說是一個高度理想化的英雄, 封建時代理想人格的化身,其形象塑造比《三國志》更增添了許多「類神化」 的特點。以下我們可從小說情節中,看出羅貫中在關羽形象部份所作的渲染,並分三段來作探討。

 一、忠義精神

 《三國演義》裡,關羽可謂忠義的化身。「忠」是指他忠心耿耿的侍奉漢 王朝及蜀漢,漢王朝社稷傾危,關羽於是投軍破賊,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 三人並承諾:「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 恩,天人共戮。」就結義本身而言,焚香盟誓,既表現異姓兄弟同生共死的 情誼,又具有草莽英雄危難互助的江湖信義。更重要的,還是「上報國家, 下安黎庶」,這才是他們結義的根本目的,換言之,忠於漢室是關羽不變的 信仰,任何可能危害漢室尊嚴的人、事、物,他都持堅決反抗的立場。例如: (一)曹操請獻帝田獵時,獻帝射鹿,三箭不中,曹操接過天子寶弓金箭一發而 中,群臣以為天子所射,皆歡呼萬歲,但曹操此時竟策馬向前遮住天子,代獻 帝接受歡呼,群眾見此皆失色。這種悖逆行為使關羽勃然大怒,「提刀拍馬便出, 要斬曹操」,理由即是:「操賊欺君罔上,我欲殺之,為國除害。」關羽當 時就已看出「今日不殺此賊,後必為禍」的結果。(二)在任何情況下,關羽對 漢室的忠誠決不動搖,當下邳敗降時,關羽與曹操立「三約」,第一條就是「吾 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在關羽心目中,劉備 乃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之玄孫,亦即漢王朝的象徵,因此,他對劉備不僅視 為兄長,更克盡為臣之道。所以當面對張遼的提問:「公與玄德交,比弟與兄交 何如?」,關羽便義正辭嚴地聲明:「我與兄,朋友之交也;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君臣也,豈可共論乎?」由此可見,關羽對於蜀漢可說是 忠心不二,不管是出生入死,還是沙場征戰,他都堪為蜀漢基業的棟樑。


而關羽之「義」,是對劉備披肝瀝膽的情義。桃園結義時,三人便發誓「不 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後來他儼然成為劉備的守護神, 劉備在哪,他便在哪侍立於側。即使戰亂分離,或受敵方萬般利誘,也絲毫 無傷其大義。下邳敗降時,他同曹操立「三約」的其中兩條,一是保護兩位 嫂嫂,另一即是「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在面對曹 操不遺餘力的利誘時,他把金銀封入庫房,美女派去侍奉二嫂;曹操賜他異 錦作新戰袍,關羽卻穿在舊袍裡面,只因「舊袍乃劉皇叔所賜也,某穿之如 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故穿於上。」曹操對此也不得 不長嘆「真義士也!」唯賜赤兔馬關羽才拜謝而受,原因同樣不離劉備,「吾 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見面矣。」後來果然 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單騎回到劉備身邊。關羽的義,還表現在不趁人之危、 知恩圖報的仁義俠行上,例如張遼戰敗,關羽跪求曹操,使之免卻殺身之禍; 大戰黃忠時,黃忠被戰馬甩在地上,關羽不僅不殺,還叫他換馬再戰!而華 容道義釋曹操,更是關羽感曹操之厚待,義重如山的極端表現。《三國演義》 正是透過這些無數感人至深的生動情節,把關羽塑造成一個千古無雙的忠義 之士,博得後人無限的欽仰。

二、神勇善戰 

《三國演義》中名將如雲,但關羽之武勇神威別出於眾將之上。 例如溫酒斬華雄這段,關羽便以萬人敵的雄姿傲立於世。當時董卓部 將華雄連斬袁紹數將,眾諸侯皆不知所措,關羽此時自請出戰,曹操還教斟熱酒一杯壯行;關羽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 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催地塌,岳撼 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 擲於地上,其酒尚溫。此段精妙絕倫地將關羽的威勇渲染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關羽一生征戰無數,而每戰似乎都成為他勇力的表現。不管是斬華雄、 誅顏良、文醜,還是過五關斬六將等等,別人奈何不了的悍將,或自以為是、 不知死活的庸將,在他面前都毫無招架抵抗之力,僅淪為其神勇的陪襯而已。 關羽甚至在不動聲色時,也具有威懾的力量,如東吳欲索回荊州一段,魯肅 邀關羽相會,關羽明知東吳意圖,但仍視龍潭虎穴如無物,單刀赴會,其威 猛的氣勢使魯肅舉杯相勸而不敢仰視,關羽卻表現出談笑自若的態度,這段 連毛宗崗也不禁讚道:「儒雅之極,英雄之極」,誠如文中詩贊所言:「藐視 吳臣若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當年一段英雄氣,尤勝相如在澠池。」關羽 之勇,不僅體現在疆場搏殺,還表現在超越常人的膽力。樊城之役中箭時, 華陀療傷的場面讀來每每令人怵目驚心: 公飲數盃酒畢,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陀取尖刀在手, 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驚。」公 曰:「任汝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佗乃下刀割開皮肉, 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 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 此段令人心驚膽顫的過程於《三國志》已有出現,不過羅貫中更擴大渲染, 將關羽超常的膽量毅力表現得無以復加。

三、磊落儒雅

 《三國演義》賦予關羽磊落的風度與儒雅的魅力。他身形偉岸,風度卓 然,其外貌起始是透過劉備的觀察道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 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且關羽儘管縱橫沙場, 仍不忘燈下夜讀,曹操就曾讚他深明《春秋》。他舉止依禮,曹操「欲亂其君 臣之禮,使關公與二嫂共處一室。關羽乃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 色。」此外,曹操僅撥給他一府居住,他遂分一宅為兩院,二嫂居裡,派十 名老軍把守;自己居外,三天一次立於嫂嫂門外施禮問安,堪為翩翩君子。 加之單刀赴會的處變不驚、談笑風生;上戰場搏殺時,不似張飛般躁猛、許 褚般賭命,而是胸藏韜略、進退從容,這也是劉備派關羽獨擔重任、留守荊 州的原因。他駐守荊州的確獨當一面,十幾年的理政、管民、治軍皆處理得 當,顯現出不凡的統帥才能。

關羽一生忠義的道德品格、超群逸倫的勇武神威、磊落儒雅的迷人風範, 集中體現了封建時代的理想人格特徵,成為一個超越現實、近乎完美的類神化 英雄。因此,《三國演義》裡的關羽形象,是屬於「藝術典型」的層次,「藝術 典型」即「來自於對生活中某些人物性格的摹寫,又少不了藝術家飽含思想感 情的想像和塑造,因此必然是主觀與客觀因素的統一。」也就是說,「藝術典 型」較具鮮明的獨特性,是普通藝術形象的提升。而羅貫中的確從外貌到內心, 多層次地刻畫關羽,使他成為一個威勇其表,忠義其裡又帶有悲劇感的藝術典 型。不過,書中也無刻意迴避關羽性格上的弱點,只是更加描繪他的勇冠三軍、 叱吒風雲及儒雅風範,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此美化效果,是作者刻意追求、精 心營造的目標。但也正因如此,「文而武」便成為關羽後來被神化的重要依據。

肆、民間信仰中的關羽--藝術意境 

民間的關公信仰形成原因極為複雜,不管是官方的崇祀與否、三教的融 會吸收、還是民間的顯靈事蹟等等,皆或多或少影響到關羽民間形象的演變; 而演變至今的結果,已不復關羽的原貌,甚至還比《三國演義》中類神化的 部分更加神異,已然成為我們祭祀崇拜的神明了。他生前固然是一員勇將, 威風八面,身後歷史地位卻有浮有沉,褒貶參半;直到宋元之際,才集英雄、 神靈為一,至明清才成為威靈顯赫的帝君。這一過程,我們可從歷代帝王對他的態度轉變尋求證實。

一、唐代未受官方重視

 關羽的歷史地位在隋、唐時期是不太見重於帝王的。雖然唐德宗建中三 年(公元 782 年),關羽有幸進入武廟,但只和范蠡、孫臏、衛青、廉頗、霍去 病等諸將站在一起,成為太公望武成王的六十四名配享者之一,還未享有特 殊待遇。後唐長興三年(公元 932 年),國子博士蔡同文上奏朝廷,說祭祀武廟 時只考慮到武成王、張良和「十哲」,范蠡等六十四人面前卻連一點酒菜都 沒有,因而請求為他們增設一豆一爵祀享,關羽在唐代的官方地位不彰由此 可見一斑。但在佛教中的情況則不同,關羽大約在盛唐時被奉為神靈,地點 正是他晚年獨鎮及殉難的江陵一帶,不久當地即出現相關的神話故事,至唐 末五代越傳越多。據說陳廢帝光大年間(公元 567-568 年),佛教天台宗智顗禪 師雲遊至當陽玉泉,遇上關羽顯靈,運用神力助建玉泉寺,此雖為附會之說, 但應是關羽被拉進佛教的起始。而關羽當年長期鎮守荊州,體恤士卒,保境 安民,有很深的群眾基礎,因此到了武則天年間,禪宗北派始祖神秀也來到 玉泉山,破土建寺,讓關羽成為當地護法神。姑且不論事實真偽,智顗和神 秀在關羽的神化過程中,的確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一方面為佛教爭取信徒, 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擴大了關羽對民間的影響。

二、宋代封為道教真君 

迄至宋代,關羽不但官方地位迅速提高,還成為道教的神衹。這與宋徽 宗大有關係,因徽宗本身熱衷於道教,曾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崇寧元年 (公元 1102 年),追封關羽為「忠惠公」,使關羽由侯爵進位為公爵。道教徒 為了擴大影響,看中關羽為道教代表,並編造神異故事,例如:道教第三十 代天師張繼先,在稟告徽宗關於關羽在解州與蚩尤作戰的神話後,徽宗就封他為「崇寧真君」,這雖然稱不上是正式的封贈,但它卻使關羽取得了道教的 合法地位。除了被封為道教真君,關羽還獲得「王」的名分,宋徽宗在大觀二 年封他「昭烈武安王」(公元 1108 年)、宣和五年封「義勇武安王」(公元 1123 年),接著,宋高宗在建炎二年(公元 1128 年)封他「壯繆義勇王」,宋孝宗在淳 熙十四年(公元 1187 年)加封他「英濟王」,全稱是「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關羽始有獨立的廟堂是在有名份之後,宋初其實尚未為關羽立廟,直到 宋徽宗把他連升兩級,進位「忠惠公」、「武安王」,才從武成王廟裡獨立出來, 首次享有自己的廟堂。加上宋代皇帝的接連封諡,關廟在全國到處建立重修, 促使關羽的地位大大提高,民間信仰也日益成形。人們對於關羽已不僅僅侷 限於武勇方面或威鎮華夏的功績,而是慢慢開始注意其「忠義」的倫理素質。 宋人對於關羽評價的位移,表明忠義的成分越來越重,並逐漸成為價值中心, 這種評價,正好跟封建皇帝封謚關羽的用心不謀而合,使關羽信仰在宋代逐 漸開花結果。

三、元代尊為藍壇之神

 關羽在元代十分有名,尊崇佛教的元世祖忽必烈,知道曾被佛教徒尊為 「伽藍護法」的關羽,在宋代受到很高的推崇,因此封他為「藍壇」之神, 這是繼宋徽宗以官方的名義將關羽、神權和道教合為一體後,又將關羽、神 權和佛教結合起來,關羽再次被視為佛教的神靈。元文宗天曆元年(公元 1329 年),也為關羽加晉封號:「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46其地位似乎並無受到朝 廷更替的影響。由於統治者的提倡,元代還興建了大量關廟,祭祀活動也十 分隆重,元人郝經《重建廟祀》曾作過具體詳盡的描述:其英靈義烈遍天下,故所在廟祀,福善禍惡,神威赫然,人咸畏而敬 之,而燕趙荊楚為尤篤,郡國州縣,鄉邑閭井皆有廟,夏五月十有三 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則大為祈賽,整仗盛儀,旌甲旗鼓,長刀赤驥, 儼如王生。由此得知關廟祭典的盛大情形,與朝廷和皇帝的愛好脫離不了關係。

四、明代始成「關聖帝君」 

明朝皇帝對關羽崇信有加,明太祖建關廟於雞鳴山,為南京十二座祀典 廟宇之一。48明神宗時關羽的地位還晉爵為「帝」。這位熱衷於道教的皇帝接 二連三地為關羽封諡,從萬曆十年(公元 1582 年)的「協天大帝」到萬曆十八 年(公元 1590 年)的「協天護國忠義帝」,再到萬曆四十二年(公元 1614 年)的「三 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至此,「關聖帝君」從此成為民間對關 羽的尊稱。另外,明代關廟之多也是前所未有,首都北京是全國關廟最密集 的地方,明人劉侗《帝京景物略.關帝廟》云:「其祠於京畿也,鼓鐘接聞, 又歲有增焉,又月有增焉。」關羽此時已取代姜太公成為武廟主神,與文廟 主神孔子並駕齊驅,甚至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明徐渭《蜀漢關侯祠記》記載: 蜀漢前將軍關侯之神,與吾孔子之道,並行於天下。然祠孔子者止郡 縣而已,而侯則居九州之廣,上自都城,下至墟落,雖煙火數家,亦 靡不醵金構祠,肖像以臨,球馬弓刀,窮其力之所辦。而其醵也,雖 婦女兒童,猶歡欣踴躍,唯恐或後。以比於孔子者,殆若過之。噫亦 盛矣!51 在徐渭看來,關羽的名聲已超過孔子。皇帝的褒封,朝廷的提倡,使關羽的 聲望如日中天;而他所代表的「忠義」,仍是明朝帝王與百姓最重視的部分。

五、清代追諡為「忠義」

 清代的關羽崇拜更加如火如荼,滿清入主中原後,對關羽屢次加封。明代時關羽已是「帝」了,清帝於是在「帝」字前的修飾語上做文章,其封號 竟曾多達二十四字:「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忠義神武關聖大 帝」(一說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 共二十六字)。52且清代封諡都有實錄,跟明代以前有些封贈還屬於野史的記 載不一樣。有清一代,除了康熙,幾乎每位皇帝都賜給關羽新的封號,連他 的祖上三代都獲得追封。康熙雖然沒有封諡,但他曾親謁解州的關廟,手書 「義炳乾坤」的匾額,並從國庫中開撥一千兩黃金來修繕廟宇。而乾隆皇帝 不但多次為關廟書寫匾額,在乾隆四十年(公元 1776 年)為關羽加封「靈祐」 時還發了一道聖旨,要求《四庫全書》的編纂官們將所有《志》中的關羽諡 號全改為「忠義」。53為了褒揚關羽,連皇帝篡改史書的情況都發生了,關羽 此時的地位可謂達致頂峰。

乾隆之後,清朝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外有列強窺伺,內有百姓造反, 可謂內外交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拜日趨顯著,舉凡天災、人禍與戰爭, 都陸續有關羽顯靈的傳聞出現。全國上下,凡有人煙處,皆可見關廟香火鼎 盛的情景,甚至在咸豐年間還把祭祀關羽正式列入國家的祀典。一員普通的 武將,在歿後千年的清代,一躍而成至尊之神,享受著甚至連歷代帝王和至 聖孔子都享受不到的殊榮,這番禮遇大概是關羽本人當初始料未及的。

以上概述我們可以得知,關羽在歷史進程中是趨於美化與神化的。一介 平凡的歷史人物,生前雖然也曾轟轟烈烈、威震華夏,但他所建立的功業, 相較於許多先賢或同輩來說,並非特別突出,但其他人歿後或聲名不顯,或 湮沒無聞,很少像關羽這樣,經過宗教和官方有意無意地渲染,最後還升格 為群眾所崇敬的神靈形象。這類藝術形象便是所謂的「藝術意境」,「藝術意 境」的特質在於具有全人類性,可以超越時代、種族而為人們所共賞,就好 比民間信仰的關羽一樣。這種藝術形象變化自有其道理,佛道需要這樣的人 鬼神,皇帝需要這樣的忠義士,百姓更需要這樣的英雄將,關羽正好以這般 標準的形象,非凡氣度的走進了各地的廟殿,也走進了歷代百姓心中,這是自身素質,亦是機緣湊合。

伍、關羽崇拜形成之文化意涵

 在我們對關羽由人到神所作的描述當中,可看出關羽崇拜這一文化現 象,其形成原因是錯綜複雜的。它的產生實際上是歷史、宗教與文學之間的 相互對照,也是官方、民間與個人之間的異質合成。若能試著對這一文化現 象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評判,將有助於我們釐清中國人的價值觀及關羽崇拜現 象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一、群眾的心理因素

 自古至今,聖哲賢人、英雄豪傑成千上萬,爲何唯獨關羽能如此顯赫? 如此深得人心?其關鍵也許在於,他代表了一種道德精神,代表了忠義。忠 就是「盡己之謂忠」,義就是「行而宜之之謂義」,即按照「應當」、「應 然」去辦事。關羽雖是一介平民,卻看重忠義,關羽忠於劉備,原因就在於 劉備能以骨肉同胞之情對待他。在他和張飛同為劉備的麾下之際,仍然是「寢 則同床,恩若兄弟」,他們之間並無地位懸殊的等級差別,關羽為劉備的江 山戰死,劉備、張飛也因為關羽報仇而身亡,這種兄弟般的恩義,為後世關羽 形象重塑提供了重要的倫理資源,此也印證了朱光潛所論文藝與道德的層面: 就大體說,全部中國文學後面都有中國人看重實用和道德的一個偏向 做骨子。這是中國文學的短處所在,也是它的長處所在。短處所在, 因為它箝制想像,阻礙純文學的盡量發展;長處所在,因為它把文學 和現實人生的關係結得非常堅密。透過小說家的刻意塑造,加之中國民間講究忠義的群眾心理,使關羽的人格 因而集中體現忠義道德,自然成為人們所崇敬的對象。


其次,關羽的武藝不凡,超群絕倫。不僅是勇冠三軍的熊虎之將,同時 又相貌堂堂,儀表超逸,儒雅知文,相較於一般只會橫衝直撞的莽夫,這樣 的形象在文人和平民百姓心目中是極具魅力的。再者,他的知恩圖報,投降 曹操時還不忘劉備之恩,不改其節操;而《演義》中的華容道義釋曹操,更是把關羽恩義分明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關羽驕矜自大的個性,終使 他成為一個悲劇英雄。但也因為如此,人們在評論關羽時,其自身帶有的悲 劇因素常喚起人們的巨大同情。關羽的忠義之心、儒雅之姿、行義之舉和壯 烈犧牲,都為崇拜關羽的群眾,提供強大的信仰基礎。

二、政治社會的功用

 (一)維護社會功能

 在統治者心目中,關羽形象隨時間演變趨於完美,已具備忠義道德的優 良品格。三國時代,本是社會上風俗敗壞、經濟上民不聊生、和政治上國家 分裂、吏治不彰並以玩弄權謀詭計為重心的時代。關羽身處充滿奸詐伎倆的 環境,還能篤守倫常的言行,來證明其本性的堅持,其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 令人敬佩。其次,關羽崇拜有助於強調個人的忠誠與信用,「義」精神之發揚, 代表著重然諾,而這種精神,有助於人們待人處世。再者,關羽忠於劉備、 匡扶漢室的思想貫穿其戎馬一生,同時也樹立了忠臣不事二主的典範,因此, 歷代帝王才奉他為圭臬,便於教育民眾與拉攏民心。

(二)統治者安定民心的工具

 關羽的神化過程中,歷代統治者扮演非常關鍵性的角色,從他們的立場 來看,關羽正好具備了統治工具的價值,尤其在國勢衰微之際,當社會不安、 政治動蕩時,神化關羽的舉動,對任何政治體制均有正面功效。從最早注意 到關羽的宋徽宗來說,他大概是希望有一個胸懷忠義又兼雄韜武略的人來幫助 朝廷渡過難關,所以宋代靖康之變前後關羽突然發跡,一躍而成為王,這多少 帶有社稷危亡需要神靈護衛的意思。元文宗時,成吉思汗的兒孫們氣數將盡, 亦重新請出關羽之靈來幫助。明神宗時,大明之勢已是強弩之末,關羽的封諡 也因而大放異彩,越封越高,還晉爵為帝。而滿清外族入主中原,以漢抬漢, 抬高關羽作為楷模,從而定世道、正人心,何樂而不為?而且,隨著清中葉後 帝國的日益沒落,內亂不斷,外患加劇,對關羽的封號便越加越長,這就可以 解釋為何清代大肆抬高關羽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由此可知,雖然「忠義」作為 關羽的一種特質基本保持不變,但各朝皇帝對關羽的加封則是著眼於朝廷當下 的處境。因此,關羽之所以越變越神,可說是出於崇拜者的實用主義態度。

(三)儒釋道的推崇

 儒、釋、道三教在歷史進程中由論爭走向融合,代表著中國思想主流的 形成和發展過程,同時又保持著各自的價值體系和崇拜人物。令人意外的是, 關羽以一身而繫三教之崇,是特別引人注目的例子。事實上,在形成關羽崇 拜的過程中,儒、釋、道三家都先後參與其事,關羽以「托夢顯靈」與佛教 結緣,以「降神靖妖」為道教祈禱,以「忠義孝友」被儒家綱常推崇。他與 三教的淵源,先後形成於唐宋時期,以宋代為實際發端。宋代正是中國歷史 上圓融三教的時期,此時不僅使關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亦 使關羽崇拜從此融進中國的主流思想中,對近代中國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不 可忽視的作用與影響。關羽崇拜表現出一種對宗教價值的兼容性,人們在堅 持自己的神靈崇拜時,並沒有排斥正統宗教所賦予關羽的神格,當日常生活 中需要排除障礙時,道教與佛教的關羽就會出來替人消災解難;而當人與人、 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需要調整時,則是依賴儒教的關羽,以忠義、名節等道 德原則來維持社會倫理。需要什麼型態的關羽,一切從實際面出發,這一特 點,在民間文化的傳統面表現得非常明顯。清代關廟中有這樣一幅對聯: 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式詹廟貌長新,無人不肅 然起敬;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歷朝加尊號。矧是神功卓著, 真所謂蕩乎難名。頗能概括關羽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歷史地位和巨大影響。

時至今日,形成關羽崇拜的因素仍有不少,但關羽信仰之所以如此廣泛, 與人們對關羽這一文化資源採取不同的態度和立場有著極大的關聯。從文藝 美學來看,在歷史上,道德、宗教和政治都常利用文藝做宣傳品,所以我們 在關羽崇拜的演變過程中,不僅看到了官方文化所引起的巨大作用,也看到 了民間文化(即群眾與宗教)的巨大貢獻;不僅看到了兩種文化之間的歧異,同 時也看到了它們在關羽崇拜形成過程中逐漸趨於統合。它們之間是交互影 響,循環往復的一種關係。當關羽在民間享受了數百年煙火後,才被官方文 化所接納,而它的接納在不同階段中,又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最終,民間和 官方兩種文化的交融,使關羽崇拜化為無形的精神慰藉,影響至今仍然不衰。

陸、結語

 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現實的特殊形式,也是藝術創造的結果。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發現關羽的藝術形象,是從「普通形象」、「藝術典型」到「藝 術意境」的演變過程,換言之,截至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關羽,既非正史,亦 非演義故事裡的人物,而是已然按照後人的心理需求和理想觀念重新塑造組 合的藝術形象。關羽雖然已逝千年之久,然而他憑藉著意義和價值存活,加 上儒釋道三教藉著他在統治者和人民心中的廣泛影響,使其以歷史上的真實 英雄,繼而為儒、釋、道所並尊。這位集三教於一身的「關聖帝君」,有著帝 王之相、神位之態及凡人之貌,並且承載著現實人們的希望和寄託,持續成 為千秋凜然的偉岸形象。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許平和續編:《本校新三國志》, 臺北:鼎文書局,1997。 [元]郝經撰:《陵川集》,臺北:世界書局,1988。 [元]羅貫中撰,[清]毛宗崗批,饒彬校訂:《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1971。 [明]劉侗、于奕正撰:《帝京景物略》,臺北:廣文書局,1969。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

二、專著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9。 李純蛟著:《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孟祥榮著:《武聖關公》,高雄:宏文館,2000。 洪淑苓著:《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5。 胡家祥著:《文藝的心理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胡經之著:《文藝美學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惜秋撰:《蜀漢風雲人物》,臺北:三民書局,2006。 許盤清、周文亞整理:《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黃華節著:《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廖瓊媛著:《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臺北:里仁書局,2003。 蔡東洲、文廷海著:《關羽崇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 魯小俊著:《汗青濁酒--三國演義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許平和續編:《本校新三國志》, 臺北:鼎文書局,1997。 [元]郝經撰:《陵川集》,臺北:世界書局,1988。 [元]羅貫中撰,[清]毛宗崗批,饒彬校訂:《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1971。 [明]劉侗、于奕正撰:《帝京景物略》,臺北:廣文書局,1969。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 二、專著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9。 李純蛟著:《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孟祥榮著:《武聖關公》,高雄:宏文館,2000。 洪淑苓著:《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5。 胡家祥著:《文藝的心理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胡經之著:《文藝美學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惜秋撰:《蜀漢風雲人物》,臺北:三民書局,2006。 許盤清、周文亞整理:《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黃華節著:《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廖瓊媛著:《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臺北:里仁書局,2003。 蔡東洲、文廷海著:《關羽崇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 魯小俊著:《汗青濁酒--三國演義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三、期刊

 文廷海:〈論明清時期「關羽現象」的演變和發展〉,《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1999 年 11 月,第 6 期。 王同書:〈「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繪及其文化意蘊〉,《明清小說研究》,2002 年,第 2 期。 王見川:〈唐宋關羽信仰初探--兼談其與佛教之因緣〉,《圓光佛學學報》,2001 年 12 月,第 6 期。 王恒丰、岳富云:〈從傳統文化看「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忠義觀〉,《雁北師范 學院學報》,2000 年 12 月,第 16 卷,第 6 期。 吳松、易素貞:〈關羽崇拜現象形成的原因探析〉,《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2 年 12 月,第 4 卷,第 4 期。 李群:〈民間關羽崇拜心理〉,《華夏文化》,1997 年,第 1 期。 孟海生:〈關羽 關公 關公文化〉,《中國地方志》,2003 年,第 1 期。 唐華:〈三國時的關羽與《三國演義》中的關公〉,《明道文藝》,1994 年 3 月, 第 216 期。 馬昌儀:〈「義種」關公--民眾心目中的關羽〉,《民間文化》,2001 年,第 1 期。 馬寶記:〈「三國志」中關羽形象新論〉,《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5 年,第 3 期。 張麗:〈論「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天中學刊》,2002 年 6 月,第 17 卷,第 3 期。 楊冬梅、張雅芳:〈試論關羽的忠義形象〉,《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1999 年,第 6 期。 楊旺生:〈論關羽的「類神化」〉,《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8 年,第 1 期。 趙山林:〈南北融合與關羽形象的演變〉,《文學遺產》,2000 年,第 4 期。 劉海燕:〈民間傳說中關羽形象塑成探析〉,《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 年 9 月,第 27 卷,第 5 期。 劉海燕:〈神靈的紀念與豐碑-碑記楹聯中的關羽形象〉,《唐都學刊》,2004 年 5 月,第 20 卷,第 3 期。 劉海燕:〈歷代詩歌中的關羽形象及其物化意象〉,《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2003 年,第 4 期。 蔡東洲:〈關羽現象探源〉,《中華文化論壇》,1999 年,第 1 期。






論關公故事之文化意涵──以子弟書、快書為例

政治大學 國文學系 2009年第五屆文學獎

本篇並非全文,僅摘錄部分觀點

 

關公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集名將、英雄、義士、聖神於一身,論歷史人物對民間影響之深且廣,恐怕無人能與之媲美。關公故事研究的價值,是因為它不僅在史料、傳說、小說中有詳細的記載,而且戲曲以及各種說唱曲藝裡也有許多改編的作品。甚至,它不只在中國域內流傳,還曾經傳播到日本、韓國、美國等域外國家,對中國古典文學與民間文學的影響尤其深遠。在清代,雅俗共賞的說唱曲藝非常興盛,種類繁多,其中,子弟書與快書就有許多關公故事的改編作品。從說唱曲藝整個發展的過程來看,關公故事不僅反映了文化傳承的現象,而且呈現了文學雅俗變遷的重要軌跡,值得學者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從子弟書與快書中,不僅可以看出作家對於關公形象的愛憎褒貶,而且可以明瞭關公形象的文化傳承、認識意識及其給予後世的種種啟示。曲藝作為一種以口頭語言進行「說唱」的表演藝術,千百年來不僅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在中華文化的殿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論文主要是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著的《俗文學叢刊》[1]為範疇,針對子弟書與快書中所改編的關公故事,探討其忠義象徵以及文化意涵。


[1]《俗文學叢刊》,大體上分為戲劇和說唱兩大類,包括:第1-35冊為總類;第36-57冊為高腔;第58-96冊為崑曲;第97-100冊為滇戲;第101-108冊為川戲;第109-111冊為楚戲;第112-113冊為福州戲、潮州戲;第114-121為淮戲、贛戲;第122-123冊為越戲;第124-125冊為嘣嘣戲、吹腔;第126-165冊為粵戲、大棚班本;第166-273冊為影戲;第274-277冊為灘簧;第278-283冊為梆子;第284-345冊為京劇;第346-350冊為補編; 351-361冊為寶卷;第362-366冊為閩南歌仔;第366為客家傳仔;第367-383冊為福州平話;第384-400冊為子弟書;第401-411冊為石派書;第412為快書;第413冊為竹板書;第414-419冊為龍舟歌;第420-479冊為南音;第480-500冊為彈詞。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著《俗文學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1冊,頁1


一、子弟書中的關公故事
繼唐詩、宋詞、元曲、明傳奇之後,清代子弟書[1]又是一個韻文創作的高峰。子弟書是鼓詞的一支,以唱為主,屬於說唱藝術。它由詞曲組成,結構以回為單元,每回一韻,其內容是敷演一個情節,聯結數回再組成一個主題。從文學上劃分是屬於敘事詩,它往往用大段的詩話唱詞來渲染故事,從而在婉轉悠揚的詞曲中征服聽眾。子弟書所採用的韻目與皮黃所使用的韻目大略相同,符合「十三轍」[1]的規定。《俗文學叢刊》中,現存有關三國故事的子弟書有:《連環計》、《鳳儀亭》、《徐母訓子》、《長板坡》、《擋曹》、《東吳招親》、《東吳記》、《單刀會》、《白帝城》、《罵朗》(有兩種)等十一種,其中,內容主要是描寫關公故事有《擋曹》和《單刀會》兩種,茲說明如下:


[1]「十三轍」是中國明清以來北方戲曲、曲藝等押韻用的十三個韻部,「轍」也叫「轍口」,就是「韻」。「合轍」就是「押韻」,這是用順轍行車做比喻的通俗說法。它只有十三個轍名,相當於一般韻書的韻目,但「有目無書」,由於十三轍是戲劇、曲藝工作者口耳相傳的,轍名和它的排列順序在書面記載上頗有分歧。一般而言,「十三轍」的名稱是:(1)中東(2)江陽(3)一七(4)灰堆(5)油求(6)梭坡(7)人辰(8)言前(9)發花(10)乜斜11)懷來(12姑蘇(13)遙條。十三轍的被重視開始於清代中葉,崑劇日益衰微,地方戲花部亂彈興盛之際。十三轍中,因為有的轍字太少,合韻是免不了的,基於「審音要細,押韻可寬」的原則,還有兩道用兒化音節構成的「小轍兒」,即「小言前兒」和「小人辰兒」。前者是「言前」、「發花」、「懷來」等轍合併而成的一個小轍兒;後者則是「人辰」、「一七」、「乜斜」、「灰堆」、「姑蘇」、「梭坡」等轍合併而成的一個小轍兒。小轍兒在戲劇唱詞中很少見,曲藝和民歌中出現較多。大轍十三而主要的小轍兒是兩道,正是因為這兩道小轍兒收的詞比較多,兩道小轍兒的妙用不僅在於把本來不同的轍合為一轍,無論說或唱,都覺得帶有俏皮味,而且擴大了轍口,更便於合轍押韻。


[1]子弟書係清代北方俗曲之一種,其曲調有兩種:東城調與西城調,前者又稱為「東韻」,音節如
高腔;後者又稱為「西韻」,音節如崑曲。此種曲藝,盛行於乾、嘉、道三代,至光、宣時始趨
沒落。因其詞婉韻雅,故在當代藝壇上之地位極高。繆東霖《陪京雜述》曾推之為當時說書人
之最上者,滿族人士,並尊之為「大道」,可見時人對此種曲藝敬愛之一斑。見陳師錦釗《子弟
書之題材來源及其綜合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1月),
1


忠義精神的象徵

關公[1],他是忠義的化身。在史料方面,關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生於東漢桓帝年間,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代蜀國名將。在傳說方面,前人的筆記雜談、地理書和方志這一類的典籍也有許多關羽的紀錄。[2]在小說、戲曲方面,隋唐以來,三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經過「說三分」,「三國戲」,最後產生了《太平寰宇記》、《三國志》、《三國志平話》、《三國志通俗演義》[3](簡稱《三國演義》)。說話人「只憑三寸舌,褒貶是非;略咽萬餘言,講論古今」,講論古今的是非標準就是「忠義」。簡言之,《三國演義》是歌頌「忠義」英雄的道德標準,這是它主要的思想內容。[4]小說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大多數是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基礎,經過藝術的加工而創造的文學形象。[5]

從《三國志》:「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以及《三國演義》:「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中,可以看出小說褒揚「忠義」,而且以「義」作為謳歌的核心,它讚揚有始有終的朋友信義,更歌頌見義勇為的豪舉。關羽是《三國演義》中最有聲色的人物,他「因本處豪霸倚勢殺人,關某殺之,逃難江湖五六年」,不僅具有見義勇為的精神,而且當他死守下邳,身陷絕地,決心仗義而死時,為了保護皇嫂,不得不暫降曹操。因此,小說藉曹操之口稱讚他:「此雲長乃千金不可易其志,真仗義疏財大丈夫也!」他「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是大丈夫之志也。」這「千金不易」之志,即是關羽靈魂的美。尤其,當他獲知劉備的下落,他竟能將曹操所賜予的金幣,一一封記,分毫不取,過關斬將而去,其人格與情操,實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關公形象與故事的發展,可從史料、傳說、小說、戲曲、說唱曲藝以及宗教信仰等各層面觀察,若以說唱曲藝中的關公故事為範疇,可以發現俗文學中鮮明而獨特的「民間造型」:在《擋曹》子弟書中,關羽的外形是「臥蠶眉」、「丹鳳眼」、「赤面」,他的武藝是「威風凜凜」、「金甲錦袍」、「凋鞍赤驥」、「青龍刀控」,他的精神是「滿懷義氣」、「一片丹心」、「皓氣」、「忠肝義膽」、「性雄豪」;《單刀會》子弟書中,他的外形是「丹鳳眼」、「眉臥蠶」、「面如重棗」,他的武藝是「大破黃巾」、「戰呂布」、「斬華雄」、「怒刺顏良」、「誅文醜」、「獨行五關」、「斬六將」,他的精神是「赤膽忠心」、「無二意」、「知禮義。從《虎牢關》快書中,也可以看出關羽的外形是「面如重棗」、「腰圓牓闊」,他的武藝是「戰呂布」、「斬華雄」,他的精神是「心存忠義」「志在春秋」;《許田射鹿》快書中,他的外形是「蠶眉」、「鳳目」,他的精神是「與國除後患」;《古城相會》快書中,他的精神是「關公的仁德禮義綱常」、「義氣沖天」、「秉綱常」、「丹心秉正」;《赤壁鏖兵》快書中,他的外形是「面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他的精神是「心存忠義貫長虹」;《擋曹》快書中,他的外形是「蠶眉鳳目赤紅臉」,他的精神是「三綱五常你為首,仁義禮智信全叫將軍你占通」;《戰長沙》快書中,他的外形是「蠶眉」、「美髯公。如上所述,從子弟書和快書中,可以發現作家對關公的歷史評價,也可以看到庶民百姓對關公的敬愛與推崇。


[1]關公,由於自唐宋時代即列入武廟配享,同時佛道教也吸收他為神明信仰。明神宗萬曆四十二
(1614)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滿清入關,敕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關聖
大帝,建關廟於燕京,遣官致祭;文宗咸豐六年(1856)升關帝廟為中祀,於是關帝廟晉升為與
文廟對稱的武廟,關公也被尊稱為武聖,和文聖孔子有著對等的地位。關公、關老爺、關聖帝
君、關帝、關聖等,都是後人對他的敬稱。見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
),頁509
[2]地理書與方志中的關公傳說,概屬於地形地物的傳說,也就是地風風物傳說的一類,與物產特產傳說、習俗信仰傳說鼎足而三。這些地形地物傳說的發生來源:其一是依託歷史,其二是起諸軼聞,其三是源自小說戲曲,其四則是信仰力量的滲入。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已見與關公相關的記載,其注文都可與《三國志》互相發明。見洪淑苓〈地理書與方志中的關公傳說〉,《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頁105
[3]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於明代初年,基本上可信為出自羅貫中本人的手筆,其中,演,即「延」,將史書「演」為小說;義,即「褒美忠義」。見歐陽健《古小說研究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頁112
[4]《三國演義》是由兩條經緯線交錯而成的:一條是經線,即朝向國家統一的政治裡想;一條是
緯線,即歌頌「忠義」英雄的道德標準,構成了該書主要的思想內容。見段啟明、陳周昌、沈伯俊等著《中國古典小說》(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頁 12
[5]《三國演義》以虛構的文學筆法為歷史人物染上了英雄的色彩,因此,這些人物主要是以文學
的英雄形象流傳於後世。《三國演義》描寫關羽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斬蔡陽等,皆是正史所沒有的。此外,小說描寫關羽斬顏良,與歷史不同,歷史上沒有顏良力斬曹操二將的英勇,小說寫這一段情節主要是用來突出關羽斬顏良的神勇。又歷史上沒有關羽斬文醜,小說裡不僅描寫關羽斬文醜,還描寫文醜戰敗張遼、徐晃二名將,從而突出關羽更為神勇。不僅這樣,小說把斬文醜也寫在關羽身上,正突出關羽報答曹操知遇之恩,這跟後來的華容道放曹操,都極力寫出關羽的義氣。見周振甫《小說例話》卷二:修辭‧結構‧人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頁133。  

結 語


長久以來,《三國演義》一直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歷史小說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這部作品之所以能激動人心,具有歷久不衰的魅力,主要是來自於它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以及文化意涵。它是一部人物鮮活的歷史演義小說,擁有真實歷史的背景,透過作家的想像筆觸,使得人物的形象歷歷如繪。小說、戲曲以及曲藝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文學樣式:小說主要是寫給人讀的;戲曲主要是表演給人看的;曲藝主要是吟唱給人聽的。子弟書和快書皆有改編自小說的作品,雖然敷演的故事雷同,但在體製結構上以及文學性質上卻有明顯的差異。作家們對於小說的改編,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每一次情節的改編創作,都是與小說作者的精神契合,他們認為原作故事中應該有,而小說作者卻沒有明白說出的部份,往往增加新的情節,使得故事更加感人。小說中的關公形象,刻畫栩栩如生,子弟書與快書作家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使得人物的形象更為深刻,更為細膩。

子弟書與快書所表現的宏富的社會生活內容、典型的敘事長歌體例、鮮明的北方曲藝特點,為文學、美學、語言學、文獻學、版本學、民俗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開啟了一座全新的文獻寶庫。在《俗文學叢刊》中,子弟書和快書的關公故事共八篇,它們可以說是對於三國人物妍媸評價的一個折光的反映。作家在進行改編時,對於人物的褒貶、情節的截取和安排、對小說的精神,需要心領神會。同時,它是直接與廣大的社會群眾見面,隨著時代的進展,群眾的愛好,必須隨時反映群眾的願望──審美觀、倫理觀、道德觀、是非觀及其情操和理想。從子弟書和快書中,可以理解作者和聽眾所關心的是什麼人的命運,透過作家的改編,刻畫了人物的性格,烘托了環境的氣氛,交代了故事情節,更顯示了廣大群眾對於關公的愛憎、是非的判斷以及理想的追求。子弟書與快書是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曲藝品種的表演底本,它們常是多代作者、演員、聽眾精益求精,共同再創作的成果,既可視為群眾性的通俗文藝,又當列於大雅之堂,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9-11-13

2019年關公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書籍介紹:《關帝全人教育學》

出版時間

2019年11月

作者 序

        關帝著述全人教育指出,全人教育的性靈教化與宗教無涉,與教會或信仰無關。祂認為性靈不是信仰、儀式、教條、象徵意義或教會參與,而是宇宙之愛、同情與無垠的心靈自由。   
    從現在起,為你自己與你所愛之人、所願之事,注入不帶絲毫疑慮的盼望與祝福,時時在靜心中、在寧定中與宇宙之愛合而為一,讓宇宙源頭的豐盛之愛,帶領你啟動自身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創造力與行動力。當你與愛的創造源頭連結、建立起新的連線,你就會明白。你就是愛,你就是創造,你就是宇宙之愛在人間最真最美最善的具體現形。
    
    宇宙生命有其本體,就是大悲心,就是宇宙大愛-祂是人類共同的精神體,雖然無形無相,卻是實相,能夠相感相應,並非衛道者的道德高調,它有實體,它是宇宙萬物共同具有的精神能,超世界的宇宙光、宇宙意志,力量無窮無盡;祂是上帝,能夠創造萬物,祂是佛,本來圓滿無缺;祂也是科學家汲汲營營戮力欲發現的宇宙本源,祂就是禪。   
  
    真正心靈自由的一種「不在乎」的狀態,有智慧的判斷,又有果敢的行動,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別人要什麼,不苛求自己,也不強求別人。所謂心靈自由,不是真的逃避現實,也不是隱居世外,是敢於面對一切正視自我的姿態,以及看你的內心,是不是真的平安喜樂。

    人生,其實一直在自己手裏,在自己的心裡。如果一個人一生都不曾感覺自己有過自由,只能表示他從來就沒有為自己的內心真正地活過。其實在自由面前,一切的物質都很薄弱。真正的自由是一種心靈的感受,並不是一種物慾的獲取和滿足。自由有時就是一種對某種氣息的感覺,是一種淡然的心境。其實自由離我們沒有那麼遙遠,它離我們很近很近,只是自己與心的距離,我們需要去做的就是讀懂自己的心。   

    在人的身心腦靈之中,心為主要的控制中心,亦是生命的核心空間,靈卻擁有生命最神秘的無窮寳藏能量,若心能與靈溝通,合作無間,心的所有無明都可獲得解答,心靈的力量將是無可限量地得以發揮。《玉皇普渡尊經玉皇心印妙經》:見善必舉,有過則新。敬奉天地,享祀神明。恤憐孤寡,救濟急貧。誠篤無貳,恭儉謙貞。興教化,樂育殷勤。心如白日,不欺不凌。有為有守,果敢經營。仁義禮智,範圍當遵。富貴功名,等如浮雲,樂天安命,節己歸真

2019-09-20

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盧曉衡主編

出版社/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 1

目錄

我對中國統一的看法和願景/
武將群中獨一人———關羽人神辨析/朱大渭
細説中國民間社會中的義氣:從關雲長與曹孟德一段恩怨情仇説起/曹俊漢
關羽崇拜的形成/王學泰
從《關聖大帝返性圖》看關帝信仰與道教之關係/ 汪桂平
關公信仰研究/吴彰裕
介紹清咸豐刻本《武帝明聖經》 /方廣錩
從臺北的行天宫看關公在臺灣民間社會的影響/施哲雄
談忠論義説關公/
臺灣的關帝信仰及其教化功能/蔡相煇“關公”在政治思想上的地位/朱浤源
明代産生及流行的關羽戲的特點/
正史中的關羽與演義悰的關公/尹韵公
關羽和荆州/梁滿倉
關羽目録/
作爲終極關懷的關羽現象的思考/王生平 307
從《樂府詩集》所輯《關背德》《通荆門》看三國歷史上的荆州之争/胡小偉
“説三分”與關羽崇拜:以蘇軾爲例/胡小偉 336
三教圓融與關羽崇拜/胡小偉 384
關羽崇拜中的中國人文精神與凝聚力———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綜述/盧曉衡

摘要

三國之歷史原以陳壽之《三國志》 記述其事,但明代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最深入民間。全書舊本二四〇回,新本簡爲一二〇回,整個“演義” 似乎是一片“厮殺” 之聲,但脈絡精神卻都含着極深之“ 道理”。正因這個“ 道理” 叆深植民心,研究關羽不能不自《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去探求他的影響。

一部《三國演義》 洋洋灑灑,然一開頭羅貫中那一段話: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然也可説“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並配詞以:“ 滚滚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段雖僅十數字,每每發人深省,成爲後世書法家作爲“揮灑”之取材,以中國近百年史實來説,豈不也是如此。

關羽之登神入聖。人與“ 神” 的關熟,起源極早,故無史記載。但可推定人類初有“文化”之始,懾於大自然力量之可怕,乃視天地、山川、雷電、風雨都有神而敬畏之。又對生命之神秘,而又有神鬼之祭祀。在中國多神信仰之社會,又有世上之偉人爲天上星宿降生,人即是神。《封神榜》一書雖屬虚構,但對社會之造神説亦深有影響。

以臺灣來説,由於先民多飄洋過海而來,對海上保護神媽祖極爲崇拜,又如保生大帝由於生前爲神醫活人無數,都是於在生之時有其神異而又有保庇“功能”,而崇以爲神而祀奉,此例極多。

至於關羽之登神則有異上述,其生前既無神異之處,世人之建廟也不是祈求保庇爲主要目的(在臺灣社會尊關羽爲恩主公,成爲大衆頂禮膜拜之神祇,自然也祈求平安賜福而實爲習俗而成),所以關公之登神乃有特殊之意,其尊奉爲“關聖帝君” 且入聖矣。中國社會之尊偉人爲神本就有之,像岳飛之精忠,建廟而祀,亦有崇高之意義,明代且有將關岳同祀敕爲“武廟”。






2019-09-17

假設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呂蒙偷襲將欲哭無淚


雲長千載英雄在,江左誰令數啊蒙。關羽因其忠義無雙,勇冠三軍,為後人稱頌,他與張飛皆被稱為三國的萬人敵。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關羽為策應劉備奪取漢中,率軍北伐。於是令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關羽盡起荊州軍,殺奔樊城。關羽使用誘敵出戰的計策,大敗曹仁。曹操急令于禁率軍馳援樊城,命龐德助戰于禁。當年樊城大雨不斷,關羽放水淹于禁七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嚇得要遷都以避其鋒芒。

司馬懿獻計聯合東吳夾擊關羽,孫權急令呂蒙白衣渡江,荊州軍猝不及防,在關羽不知情的情況下荊州失陷。然而有人便有疑問,諸葛亮深通兵法謀略,深諳韜晦。假設讓諸葛亮與關羽一起鎮守荊州,能否守得住。個人認為,二人一起守荊州幾乎十拿九,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

首先,假設諸葛亮坐鎮荊州,他並不會同意關羽北伐,更不會留下一座空城。

回顧,劉備出征益州,龐統跟隨,當時諸葛亮是鎮守荊州的。只可惜後來,龐統慘死落鳳坡,諸葛亮被調離荊州。但假設諸葛亮一直坐鎮荊州的話,他基本上不會同意關羽北伐樊城。他會事先跟劉備溝通,看時機是否成熟。諸葛亮個性謹小慎微,出兵之前一定會權衡利弊。這樣劉備那邊也會有相應的動作策應北伐。然而,在關羽北伐期間,簡直就像一支孤軍,因為劉備方面卻自始至終沒有任何動作。

再則,關羽也曾向劉封孟達求救兵,二人未發一兵一卒救援,可見關羽軍是有多麼的孤立無助。而在關羽兵敗守麥城,明知守不住的情況下,並沒有向上庸方向撤退,而是南下走臨沮,逃往益州,這無異於增加了更多的風險。如果諸葛亮在,劉封孟達不一定敢違抗軍令。撤退路線,軍事部署方面,也要更好一些。

其次,諸葛亮耳聽六路,眼觀八方,更不會得罪東吳,即使北伐也會時刻提防荊州有變。

關羽一向傲視群雄,輕忽江東文武。認為江東沒有人能拿下,並且也不敢進攻荊州。而孫權前來聯姻,想讓關羽之女嫁給其子的時候,關羽卻大聲呵斥 
虎女焉能嫁給犬子!」殊不知這是孫權之陽謀。孫權藉此有名譽掃地之嫌,乃至整個江東顏面蕩然無存。加上他們本來就痛恨劉備偷襲荊州,借著不還,早已新仇加舊恨,他們早就想踏平荊州。然而關羽卻對此視而不見。北伐樊城,也沒有探聽東吳的舉動和消息,一直認為東吳不敢侵犯荊州。直到荊州失陷後,關羽都不相信,更不相信會是東吳乾的。

而如果諸葛亮鎮守荊州,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一者諸葛亮堅持聯吳抗曹,不會搞壞和東吳關係。而且會和東吳積極來往,互通有無。即便是率軍北伐,諸葛亮也一定會探聽東吳的一舉一動。況且諸葛亮的兄弟諸葛瑾也在東吳,他一定會和諸葛瑾密切聯繫,保護好孫劉聯盟,這樣曹操也就不會有機可乘,和東吳達成聯盟。而關羽早已得罪諸葛瑾,在諸葛瑾前去要荊州的時候,就被關羽罵回去了,聲稱若不是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早殺之而後快。因此有諸葛亮在,東吳很難偷襲成功。

最後,諸葛亮不會再次重用犯錯之將糜芳傅士仁。

是故,亮更不會留下一座空城。關羽北伐前期,曾命糜芳傅士仁為先鋒,讓他們在城外駐紮。三更十分,城外突然起火,原來是糜芳傅士仁喝酒不小心點燃了大帳,軍械器具都被燒壞了。關羽怒不可遏,要斬殺二人。幸虧其餘部將勸說,三軍未行斬殺大將于軍不利。關羽重責二人後,仍讓他們鎮守荊州。然而殊不知,呂蒙偷襲荊州成功,正是傅士仁不戰而降,有前去勸說糜芳投降了東吳。

如果諸葛亮鎮守荊州,他不會出動全軍北伐,留下一座空城。他會留下精密的軍事部署,嚴防東吳來犯。況且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他也不會擅自出兵北伐。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個例子,每次都是步步為營,雖然沒有大勝,但也沒有大敗。況且像糜芳傅士仁這樣的玩忽職守,諸葛亮有怎會第二次任用,必然會換親信嚴守荊州。這樣呂蒙也就沒有突襲荊州,並且順利得手的可能性。所以如果諸葛亮與關羽一起守荊州,基本能守得住。



書籍介紹--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

作者: (日)渡邊義浩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作者介紹 渡邊義浩,1962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築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專長為中國古代史。任日本三國志學會事務局長,致力於東漢國家與儒教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