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

《三國演義》丞相形象研究-以曹操、諸葛亮為例

作者/林明濬

出處/
南華大學文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2015

摘要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也是古代歷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作。從問世至今已六百年,雖然他的藝術成就比不上描寫人情的《紅樓夢》但在民間影響力卻是凌駕其上,更遠遠超過正史的《三國志》,它流傳廣泛,魅力無遠弗屆。諸葛亮與曹操是《三國演義》傾全力塑造的人物,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共有一百二十回,而登場的人物極多,但他能將每個人物角色、性格刻劃、描寫的十分具體,有血有肉,讀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深植人心、歷久不衰。毛宗岡說三國有「三絕」:「奸絕、智絕、義絕。」「奸絕」即為曹操,這位能橫槊賦詩,被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人物,在章回小說中不斷的施展其過人的文韜武略;「智絕」為諸葛亮,是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集忠、智、義於一身,讀其「出師表」,千古之下仍令人動容;諸葛亮與曹操是《三國演義》極力塑造的人物,而曹操、諸葛亮的形象,鮮明地表現在《三國演義》裡,像似有一股魔力,吸引人一看再看、令人低迴、品味再三。

羅貫中集大成的《三國演義》,其人物形象刻畫相當成功,讓曹操、諸葛亮典型人物家喻戶曉,流傳深且廣。鑒於其他著作,並未全面的以三國興衰息息相關的曹操、諸葛亮來做全面的探討,筆者欲以此文來研究,分析有關於整部小說中的曹操、諸葛亮,及他們在正史三國志、平話中形象,以期更進一步剖析兩人之人物形象。

本論文分為六章加以論析,茲分述各章摘要如下:第一章為緒論,扼要介紹筆者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並進行前人的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研究曹操、諸葛亮在《三國演義》成書前評價,第一節是以《三國志》正史中曹操、諸葛亮形象,之後為《三國志平話》、曹操、諸葛亮形象。第三章《三國演義》中曹操主要形象,詳細分析曹操性格上的主要特質:道德的奸與才能的雄。第四章《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主要形象,詳細分析諸葛亮性格主要特質:才能的智與道德的忠、領導統御。第五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成果。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三國演義文本(依版本先後排序)
1. (明)羅貫中撰,(清)毛宗崗批評:《精印三國演義》,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出版,1994 年。
2. 許盤清、周文業整理:《《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南京市:江蘇古籍,2002年。
(二)史學(依作者時代排序)
1.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74 5 月。
2.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新校三國志》,台北市,世界書局,1985 年。
3.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台北:鼎文,1981年。
4. (唐)房玄齡撰、楊家駱主編:《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5.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80 9
6.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世界書局,1980 年。
7. 〔明〕朱明鎬:《史糾》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8. 〔明〕高儒:《百川書志卷六史志三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社,2005 年。
9. (清)趙翼、杜維運考證、楊家駱主編:《二十二史剳記及補編》,台北:鼎文書局,1975 年。
10.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書局,1985 年。
(三)一般古籍(依作者年代排序)
1. 陳啟天:《韓非子校釋》,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40 年。
2. 朱熹:《朱子語類》,台北:正中書局,1962 年。
3. 方孝博:《荀子選註》,台北市:新月出版社,1962 年。
4. (漢)司馬遷撰:《新校史記三家注》,台北市:世界書局,1993 年。
5. (漢)司馬遷撰、李偉泰等:《史記選讀》,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14 年。
6. (三國)吳家駒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人物誌》,台北:三民書局,2006
7. 徐震堮著:《世說新語校箋》,香港九龍:中華書局,1987 年。
8. (南朝梁)劉勰著:《文心雕龍注》,台北:商務印書館,1960 年。
9. (唐)韓愈:《韓昌黎集》,台北:河洛圖書,1975 3 月。
10. ()司馬光撰、()胡三省注:《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市:世界書局,1977 年。
11.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2. (宋)陸游:《陸放翁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80 年。
13.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市,鵝湖出版社,1998 年。
14. (元)鍾嗣成等撰:《錄鬼簿》等五種,台北:洪氏,1982 1 月(再版)。
15. 〔明〕高儒:《百川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社,2005 年。
16. 〔清〕朱彝尊撰:《曝書亭集》,台北,世界書局,1964 年。
(四)一般專書(依出版時間排序)
1.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第 3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年。
2. 馬起華:《政治心理分析》,台北市:正中書局,1977 年。
3. 謝文全:《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景書局,1977 年。
4.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3 年。
5. 吳澤炎等辭源:《辭源》,台北:商務出版社,1983 年。
6. 葉維四、冒炘:《三國演義創作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 9 月。
7.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台北:雲龍出版社,1985 年。
8. 三國演義學刊編輯委員會編:《三國演義學刊》,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6 3
9. 陳曦鐘、宋瑞祥、魯玉川輯校:《三國演義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10. 劉仲平註譯:《司馬法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1 月。
11. 謝文全:《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景書局,1987 年。
12.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 6 月。
13.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第 3 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14. 楊任之:《中國典故辭典》,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3 年。
15. 陳其欣選編:《名家解讀「三國演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8
16. 魏汝霖註譯:《孫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17. 吳玉蓮:《史傳所見三國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89 4 月。
18. 鄭欣:《魏晉南北朝史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 年。
19. 霍雨佳:《三國謀略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12 月。
20. 周兆新:《三國演義考評》,北京:北京大學,1990 年。
21. 羅盤撰:《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1990 3 月(增訂版)。
22. 魏汝霖註譯:《孫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年。
23. 陳文德:《曹操爭霸經營史》,台北:遠流,1991 1 月。
24. 丘振聲:《三國演義縱橫談》,台北:曉園,1991 4 月。
25. 霍雨佳:《三國人才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 年。
26.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1992 年。
27. 譚洛非主編:《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成都市:巴蜀書社,1992 4 月。
28. 葛楚英:《三國演義與人才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1 月。
29.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台北市:五南書局,1994 年,頁 8
30.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1994 11 月。
31. 袁之琦、游恒山編譯:《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 五南出版公司 1995 10 月。
32. 李曉路:《三國人才成功學》,台北:漢欣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年。
33. 余振邦:《三國人物叢譚》,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5 月(二版)。
34.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1995 7 月。
35.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5 8 月。
36. 揚帆:《曹操的人生哲學》,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11 月。
37. 吳琦:《爭鋒奇術三國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2 月。
38. 蔡佩茹:《諸葛亮兵法》,台南市:文國書局,1996 年。
39. 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2 月(二版)。
40. 傅騰霄:《小說技巧》,台北:洪葉文化,1996 4 月。
41. 謝冰瑩等注釋:《新譯古文觀止》,台北:三民書局,1997 年。
42. (俄)李福清(B. Riftin):《李福清論中國古典小說》,臺北:洪葉文化,1997 6 月。
4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1997 11 月。
44. 陳其欣選編:《名家解讀三國演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1 月。
45.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市:鵝湖出版社,1998 年。
46.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 年。
47. 羅吉甫:《謀略三國》,台北市 :遠流出版公司 1998 年。
48.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第 3 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49. 林國輝:《36計說三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 5 月。
50. 周業謙、周光淦合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8
51. 羅吉甫:《謀略三國》,台北市 ,遠流出版公司 1998 年。
52. 林新發:《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和應用》,台北:師大書苑,1999 年。
53.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 月。
54. 劉永良:《三國演義藝術新論》台北:商鼎文化,1999 1 月。
55. 傅隆基:《解讀三國演義》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 3 月。
56.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9 年。
57. 王治河:《福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58.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江蘇古藉出版社,1999 9 月。
59. 鄭鐵生:《三國演義的敘事藝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年。
60. (英)佛斯特(E. M. Forster)撰、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
2000 年。
61. 葉浩生:《心理學理論精粹》,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年。
62. 廖瓊媛:《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台北:里仁書局,2000 9 月。
63. (義)馬基維利(Machiavelli)撰、余承譯:《君王論》,台北:尼羅河書房出版,2001 9 月。
64. 王子今、方光華:《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65. 張紹勳:《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書局,2001 年。
66. 郭瑞林:《三國演義的文化解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頁 280
67. 李恭蔚:《諸葛亮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1 年,頁 123
68. 沈伯俊:《三國漫談 人物.情節.名段》,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 2 月。
69. 張志和:《透視三國演義三大疑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10 月。
70. 戴宗立:《兵學三國》,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 10 月。
71. 歐陽健:《歷史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3 月。
72. 陳碧月:《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3 年。
73.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2003 6 月。
74. 戴宗立撰:《曹操與馬基維利》,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 1 月。
75. 朱寶榮主編:《應用心理學教程》,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年。
76. 葉重新:《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 9 月。
77. 吳家駒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人物誌》,台北:三民書局,2006 年。
78. 易中天:《品三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7 月。
79. 陳翔華:《三國演義縱論》,台北:文津,2006 9 月。
80. 郭瑞林:《三國演義的文化解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81. 易中天:《品三國》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3 月。
82. 陳瑞秀:《三國演義之美學解讀》,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 年。
83. 作者:菲利普.金巴多、譯者:孫佩妏、陳雅馨:《路西法效應》,台北:商周出版社,2008 年。
84.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著:《山東省志諸子名家志諸葛亮》,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年。
85. 羅盤:《觀三國》,台北市:里仁出版,2010 年。
86. 韓僕:《兵法的哲學藝術》,新北市 :華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2 年。
87. ()吉川英治、徐明中、田建國譯:《三國》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12 年。
88. 陳禹安:《諸葛亮心戰》,香港:中和出版,2013 年。
89. 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研究中編》,台北市:龍視界出版社,2014 年,。






書籍介紹--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

作者: (日)渡邊義浩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作者介紹 渡邊義浩,1962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築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專長為中國古代史。任日本三國志學會事務局長,致力於東漢國家與儒教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