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歷史上關公之「勇」、「義」、「傲」 —以《三國志》為主要探討對象

出處

歷史上關公之五德與五失—


www.ctm.org.tw/images/uploadImages/4e970a3a2


一、緒論
許多人對關公的批評,不是口誅筆伐,便是敬若神明,而兩者皆有失中道;而會有此現象,皆因一般不明三國史者,若言關公五常德兼備,皆以小說中的虛構故事為證;明三國史者,則對上述所言,不屑一顧,進而批評毀謗。故今欲以史實為證,而談關公之勇與德;但又非如一般民間關公善書,僅從正面歌頌關公,而兼以客觀之角度談其失敗之因,以為來者之鑑!

二、文獻回顧
在近代國內、國際學術界中,對關公的研究在上世紀五○年代之前,相關的專著,可謂寥寥可數。 五○年代後至今,雖大陸方面曾因文化大革命而有所中斷,但大致而言,此方面的研究皆有逐漸升溫的趨勢。國際學人最早的關公研究,可推Birch S.1840年所編輯之《Analecta Sinensia, No.4The Kwan Te Paou Heum》。 其後較著名的研究,為1926年俄國著名漢學家V.M. Alexeev 談儒教及佛教與關帝信仰的關聯、關帝戲及關帝驅魔而著的《中國崇拜的關神》,及1941日本學者井上以智為談佛教對關帝形象之運用及歷代關帝信仰演變而著的《關羽祠廟的由來及其變遷》。同年,則有中國學者韓儒林談藏族的格薩爾(Gesar)王與關帝的關係,但其研究則不像後來俄國院士C. Damdinsurun論及蒙古及藏人對關帝的看法。 1944年,台灣李辰冬則從作品來源、社會意識及藝術造詣論《三國演義》。

上世紀五○年代,中國學者作出許多《三國演義》的相關研究,可說從1953年由作家出版社整理出版《三國演義》之研究並召開其座談會開始,而以郭沫若為曹操翻案而著之《蔡文姬》、《赤壁之戰》,達到了研究熱潮之巔峰。但到了上世紀六○、七○年代,所有研究,皆因文化大革命而沉寂。 反觀台灣,到了六○年代,相關研究如同雨後春筍,而其中以黃華節的《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較具代表性。 此書將關公在歷史上的實際記載及民間渲染部份作了很清楚的劃分,並就關公信仰的歷史演進,作了廣泛、深入而客觀的研究,而成為後進著手相關研究必讀之書。其他當時相關的雜論,則因政治意識型態,大都僅對關公給予正面評價,以與當時政府所推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作結合,如馬荊江的〈復興文化聲中談義與關公〉便是一例。

八○年代後,不論大陸或台灣,對於相關研究,可謂日益熱絡。至一九九○前,大陸方面已開了六次有關《三國演義》的研討會。大體而言,對關公的評論,可分為完全否定及持平兩種。完全否定者認為祂是「統治者利用之以馴服百姓的工具」;持平者則認為雖有被統治者利用的情形,但也有受人民喜愛的歷史基礎。 台灣方面,則有輔仁大學陳昭昭,於1986年所寫的碩士論文《從戲劇小說看關公形象嬗變》。此文不但就關羽的歷史生平及歷代形象演化作詳盡的整理,並對戲劇、小說中關公的稱謂、腳色、造型、妻子、刀馬、事蹟等各項目作出廣泛而詳細的研究。

從上世紀九○年代至今,關公相關的研究,可謂如火如荼的展開,而僅上世紀九○年代十年間的相關研究,就達一百一十二項。 台灣方面,如洪淑苓1993年於其博士論文《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對歷代史傳小說與戲曲之關公民間造型及各類關公傳說內涵作出很完整及細膩的整理及分析。此後,洪淑苓又陸續發表有關關公顯聖及傳說的相關研究,如〈關公顯聖傳說及其信仰〉等。

三、事蹟介紹 
要研究關公信仰,首先當然必須先對正史中的關羽加以瞭解。關羽為關公之本名,是位家喻戶曉的三國人物,在記載三國歷史最具權威的著作中,一般認為應首推陳壽撰,裴松注之《三國志》。因陳壽生於晉惠帝永康七年,即西元二九七年,距關羽去世的西元二一九年僅差十四年。而陳壽為蜀國人,對蜀漢歷史當然不陌生,故其所載之關羽事蹟,應是最接近史實;而裴松所作之注,亦離三國時期僅一百五十年。 不過也有學者,如胡小偉及李福清,則認為《三國志》中某些記載,如斬殺顏良及刮骨療傷僅為傳說。

一般民間所知的關公生平事蹟,與史實上的記載,事實上是有所出入的。在此本文中便完全依《三國志》的史實記載,並主要以陳妍希對關羽一生的各時段的分類, 還原史上關公的本來面目。

()命奔涿郡期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

東漢靈帝末年,關羽自其家鄉河東解縣,逃離至涿郡。那時黃巾賊正在四處作亂,劉備便在家鄉自組的軍隊,想為平黃巾之亂盡一己之力。關羽便在此時與張飛一起加入了劉備軍,為劉備而出生入死。

()事業草創期
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因討伐黃巾賊有功,於漢獻帝初平二年,與劉備、張飛一同接受朝廷封官,而成為別部司馬。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情同兄弟,沙場上一同出生入死,而民間小說更有「桃園結義」之渲染。

()羈留曹營期
先主之襲殺徐州刺史車冑,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還小沛。建安五 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 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 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 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 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 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 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 追也。」

劉備襲殺徐州刺史車冑後,令關羽鎮守下祁,而自回小沛。建安五年,曹操率兵攻破城池,關羽便為被曹操所擒。曹操久仰關公英武,千方百計想以厚禮及侯位挽留關公。但關羽在以斬殺顏良以報曹操後,一知劉備在袁紹處,隨即往覓劉備。關羽就是因為此種忠義精神,連曹操都感佩不已而放行。不過學者胡小偉及李福清,則視關羽斬顏良僅為傳說。

()佐定荊州期
從先主就劉表。表卒,曹公定荊州,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 江陵。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孫權遣 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 太守、盪寇將軍,駐江北 。

  建安六年曹操攻劉備,劉備不敵而投靠劉表。建安十二年,劉備請出諸葛亮為謀臣,後由諸葛亮擬出「聯吳拒魏」之發展策略。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火燒敵艦而大獲全勝,而使曹操引退。劉備更在借得荊州,取得江南諸郡後,與曹操、孫吳、確立了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關羽也為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盪寇將軍,並奉駐江北。

 ()戍守荊州期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 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 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 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 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 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 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劉備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取得四川成都,並自任為益州刺史,而留關羽戍守荊州。而馬超來降,關羽書與諸葛亮與之相較;在得到諸葛亮的讚譽後,關羽便將諸葛亮的回信大加宣揚。又,關羽曾被流箭貫射左臂,而在大夫為其刮骨去毒過程中,他不但無絲毫懼意,反而還飲酒談笑。不過學者胡小偉及李福清,則視關羽刮骨療傷之事僅為傳說。

() 挫敗殉亡期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 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 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 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 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公從之。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 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 安,素皆嫌羽自輕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 之」,芳、仁咸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而曹公遣徐 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追諡羽曰壯繆侯 。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後不久,關羽便攻打曹仁於樊城。關羽水淹七軍,斬殺龐德,再加上許都附近的勢力響應,因此震驚曹操,而欲遷都避其銳。但司馬懿等建言遊說孫權襲擊關羽,以解曹營之危。先前關羽拒絕孫權為子向關羽之女求婚,又辱罵使節,致使孫權大怒而接受了曹操建議。蜀國南郡太守麋芳及將軍傅士仁於交戰中不願出兵相救,而遭關羽威脅冶罪,導致兩人憂懼不安。孫權便暗中勸降二人,致關羽陷入孤立無援之窘境。另一方面,曹操遣徐晃敗關羽,當其引軍退還江陵,城卻已為孫權所據,因此蜀兵遂潰不成軍。孫權擒獲關羽並在不久隨即將之斬首,其後劉後主便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四、歷史評價
陳壽在《三國志》關羽本傳末評論:「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根據上述評論,洪淑苓對關羽有如下的看法:「『萬人之敵』、『為世虎臣』言其勇也,『有國士之風』言其義也,但『剛而自矜』則指剌其性格上的缺失。」 由此可知,不論是一般三國時人,或當代及後代史家,其對關羽之評價,大多不出三字,即「勇」、「義」、「傲」,茲略介紹如下:

()
    關羽之勇,在當時可說是名聞國際,不論魏臣吳將,皆無不認同。茲各舉魏、吳陣營有關關羽武勇之評價如下:
1.     魏國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
2.     魏國溫恢:「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有患。」
3.     吳國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4.     吳國呂蒙:「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由上諸例可知,時人對其觀感或許有正有負,但不論稱關羽為「萬人敵」或「熊虎」,都是對其勇猛之肯定。

關羽之武勇,不但名盛當時,連後代也常用其當作比擬的典範,如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列有「關張之勇」條目如下:
1.《晉書•劉遐傳》:「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2.《晉書•宋敞傳》:「粱松、趙昌,武同羽、飛。」
3.《宋書•檀道濟傳》:「檀道濟有勇力,時人以比關羽、張飛。」
4.《南史•安都傳》:「魯爽反,沈慶之使薛安都攻之,安都望見爽,即躍馬大呼直剌,應手而倒。時人謂『關羽斬顏良,不過是也。』」
5.《齊書•文惠太子傳》:「齊垣歷生拳勇獨出,時人以比關羽、張飛。」
6.《魏書•崔伯延傳》:「崔伯延折念主,既勝,蕭寶寅曰:『崔公,古之關、張也。』」
7.《陳書•蕭摩訶傳》:「明徹謂蕭摩訶曰: 『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君有關羽之名,可斬顏良矣。』摩訶即出陣,擲銑殺之。」
除上述時人評論及後代比擬外,《三國志》中各項有關關羽之生平事蹟,也令人對其武勇深感欽佩:

(1)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2)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 炙引酒,言笑自若。
(3)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 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在上述第一例中,不但可見關羽之勇,更可見其沈著冷靜、膽識過人。在第二例中,相信這不止是勇力,更是驚人的勇氣及忍耐力。在第三例中更可見,關羽不但個人勇猛,其管理能力及軍事長才,使其所率之軍銳不可當,才因此威震華夏,連曹操都建議遷都到許都以避其銳。
歸納上述所言,可知關羽之勇,不止是武力,更是結合了過人的膽識、驚人的耐力、及優秀的軍事長才的總體呈現。也因其驚人的戰鬥力,鋼鐵般的意志力,及傑出的軍事力,令當世所有豪傑及後世百姓對其武勇折服不已,不但百姓將其奉為戰神,連帝王都將其封為護國神。

()
    關羽另一項為世人所公認的特質,也是最為後代所稱頌,便是其「義」。而毛宗崗評《三國演義》中有三絕,更將關羽列為「義絕」。「義薄雲天」的形象,帶給關羽英雄般的魅力,而擁有這樣英雄,更使三國歷史增色不少。 在《三國志》中關羽有關「義」的表現,可分為其對劉備的「兄弟之義」、「君臣之義」,及對曹操的「朋友之義」:

1.     兄弟之義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上述「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的記載,可知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不論在實際行為上,或心理距離上,都是非常親近的。也因如此,關羽便更加倍回報劉備以「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梅錚錚言:「所謂『同心同德 』的兄弟義氣,正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向往的道德規範。」 關羽這種對兄弟的義氣,增添了自已的英雄魅力,也因此從古至今,許多社會上的草莽英雄,或幫派份子,不但都以關公的義氣,作為價值的標準,更進一步將其提升為崇拜的對象。

2.     朋友之義
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 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 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

  曹操對關羽景仰已久,而希望將其吸納為己用,因此對其「禮 厚」。對於此,關羽在對曹操的心理態度及禮份拿捏,可說是恰到好處。將其視為有恩於己的知己之交,而非君上,不但不會對曹操的厚愛失禮,內心又不失其對劉備之忠。
  雖說關羽為「萬人敵」,但面對袁紹壯盛的軍容,及勇猛的武將,關羽「策 還」,還是可謂對曹操率死以報。除劉備外,大概只有曹操,才能讓關羽為報其恩而如此賣命。而關羽為朋友而願意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義氣,也令人為之動容!

3.君臣之義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 既而遼以問羽,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 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 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

關羽斬顏良,報曹恩後,即使「曹 ,重加 賞賜」,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立刻奔向袁軍,尋找劉備,此種行為令「曹 之」,而要求其手下「 主,勿 也」。即使是敵陣主將,對關羽如此堅持只事一主的忠義精神,都如此感佩萬分,無怪乎從古至今,不論市井小民、儒林士人,乃至帝王貴族,都認為關羽為最能象徵忠義精神的神袛。

但筆者認為,關羽對劉備不單是單純的君臣之義。他會對劉備如此忠義,更是因內心對劉備之情「恩若兄弟」。此種對兄弟的愛、的義,更是君臣之義的核心,故其回張遼話,便言「 厚,然 恩,誓 之」。此種「生死與共」的精神,誠可動天地、泣鬼神,而對世間名利的誘惑,自然視之如浮雲。

「仁」在孔子以前,其意思大多為「愛」,或其引申義。而孔子在《論語》中所提之「仁」,也多以此義為主,故陳大齊先生將「愛」稱為「狹義的仁」, 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廣義的仁,則涵蓋眾德,例如孝即是對父母盡愛,信即是對朋友的愛,忠即是對上及對一切人與事的愛。

故愛如光源,投至各方,即成諸德,故諸德又可以「仁」總攝。 「義」與「仁」的關係,勞思光認為「仁」為「自覺之境界」,「義」則為「自覺之發用」;他並由孟子之言「居仁由義」、「仁」為「人心」、「義」為「人路 」,而推出「『仁』是『義』之基礎,『義』是『仁』的顯現」。 而劉備之勇力遠不及呂布、智力又不至曹操、更不如孫權有兄長為其建立基礎,確能吸引勇力如呂布的關、張,智力勝曹操的諸葛亮等「義」士為其效力,原因無他,便是因其「仁」心。

當筆者書及「君臣之義」時,思及此「義」,其實便是「忠」;當思及「朋友之義」時,筆者發現此不即是「信」乎?關羽告張遼「吾 」,其後他果然斬顏良以報,並直奔劉備;而「兄弟之義」,當然便是「悌」之德了。而筆者又疑之,為何「義」與「仁」皆同俱總攝諸德之特性?良久,方才想起勞思光所言:「『仁』是『義』之基礎,『義』是『仁』的顯現」,進而體悟瞭解,不論「君臣之義」、「朋友之義」或「兄弟之義」,皆為「仁」之體現。

由此觀之,關羽不僅具備「義」之德性,更由其「仁」心,而行出護兄弟、信朋友、忠於君之作為,可謂「仁、義、忠、信、悌」五德兼備。

()
關羽雖然不論其戰鬥力及軍事力,都在三國當時難逢敵手,但其最大的敗筆,便是「傲」。在此筆者將關羽之「傲」,再詳加區分為過於輕敵、性好炫耀、氣量不足、輕慢他人及智慧不足。

1.過於輕敵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 樊。

蜀漢在三國中,可說是最晚形成氣候,且勢力最弱的一國。其就算得到孫吳支持,而傾全國之力,與曹魏一決生死,都未嘗能得勝;更何況劉備得蜀後,於南中諸郡之勢力未穩,此時便主動攻擊三國中力量最強之曹魏,實屬不智。而由上述引言觀之,關羽在被封為漢中王後,同年馬上以其一己之力攻打曹魏,實是過度自信,甚可說是自傲。其因「傲」而輕敵,因輕敵而在後援不足下便發動攻擊,再加上又屢次得罪同盟軍,最後使同盟軍反而與敵軍聯手,當然難逃失敗之命運。

2.性好炫耀
(1)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 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 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 悅,以示賓客。

(2) 骨,當 臂作 ,刮 毒,然 耳。」 便 之。時     對,臂 器,而 酒,言 若。

馬超來降,關羽一聽此消息,竟要放下防守荊州此一軍事重鎮之職,至蜀與馬超一較高下。所幸諸葛亮之讚譽,令關羽「省 悅」,才使其打消念頭。但其將書信大加宣揚,「以 客」,也可見其絕非內斂謙卑之人。此外關羽刮骨 去毒時,「時 將飲 對,臂 器,而 酒,言 若」當然令人對此景瞠目咋舌,欽佩不已;但由此也知關羽於此時召集諸將飲食酌酒,便是想當眾逞其武勇,展現氣魄。

3.氣量不足
 (先主)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出諸葛亮,可說是得來不易;而與其交談後,發現其果真雄才大略,而可與之共圖國事,劉備自然會對其敬重有加,而與其「情好日密」。關羽因此便不悅,可見其氣量之不足。又如前述,關羽一聞馬超來降,不但不為劉備高興,反而要去證明自己比馬超厲害;此種不容他人與之並駕齊驅的心態,也顯得不夠器度。

4.輕慢他人 
(1) 使 使
(2)《典 》曰 使 使 簿 忿 遲, 使 拔, 己,偽 羽, 以自往
(3)

關羽對上可說是忠義不二,但對下屬及同盟國卻可說是輕慢無禮。從上述第三段引言,可知不論是南郡太守或將軍,都認為關羽常輕視他們,所以他們才會「不 救」;而由此觀陳壽評關羽「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實屬公允。此外,從上述第一及二段引言觀之,關羽又屢次因自傲而輕視、羞侮同盟軍領袖,甚至揚言「如 使 拔,吾不能滅 汝邪 」最後同盟軍會與敵軍聯手對付關羽,實不足為奇!

5.智慧不足
關羽的軍事力奇佳,但政治力卻不佳,筆者認為,這便是因其聰明有餘,但智慧不足。一個聰明人可能「效率」很高,但「效果」卻很差,此便因其智慧不足,大方向錯誤,方才導致南轅北轍。關羽以一軍之力,便能淹七軍、斬龐德、威震華夏,可說是軍事奇才;但關羽因卻其傲氣凌人,而使其目光短淺,不顧諸葛亮「聯吳抗魏」之整體戰略,而急欲以一己之力光復漢室,最後不但為其最輕視之孫權所執,還陷蜀漢於危機之中。

五、結論
一般人對關公的「勇」大都毫無疑義;但有些人,對其「德」,則不以為然。因為現在民間許多宣揚關公五常德兼備的文章,其所立論的依據,大多以《三國演義》為主,如認為關公「華容放曹」是「義」、「單刀赴會」是「信」等,如此當然無法獲得重視史實的學者認同。像許多認為「要將這個被人為地神化的關羽與歷史上真實的關羽區分開來」的史學評論家,便評關羽為「衹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的武夫」。 故本文方欲證明,從史料上關公仍是具備五德,不過其具備之五德「仁、義、忠、信、悌」,實際上與一般人所言之儒家五常德乃有所不同。

其實關羽並非有勇無謀,而是屢次因「傲」,而犯下致命錯命。首先,其因「傲」而輕敵,因輕敵而在後援不足下便發動攻擊。此外,關羽又因「傲」而使下屬麋芳、傅士仁積怨於心,使其不但不增援兵力,反而輕易獻城於吳。最後,關羽並因「傲」而得罪友軍吳國,使友軍不但不相助,還反而「躡 後」。

綜上所述,關羽因其「義」之德性,而使其五德兼備;但也因其「傲」之個性,造成其過於輕敵、性好炫耀、氣量不足、輕慢他人及智慧不足之五種缺失。最後,不但光復無望、喪失性命,還陷蜀漢於危機。鑑古知今,可證《易經》所言「滿招損、謙受益」,實為金玉良言、人生寶鑑。



書籍介紹--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

作者: (日)渡邊義浩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作者介紹 渡邊義浩,1962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築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專長為中國古代史。任日本三國志學會事務局長,致力於東漢國家與儒教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