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5

《三國演義》軍師與戰神形象研究—以諸葛亮與關公為例


莊文宏(2014)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諸葛亮與關公是《三國演義》傾全力塑造的人物,諸葛亮稱「智絕」,是「古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關公稱「義絕」,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其言行影響後代中國人至深至遠。一本書對當代的人產生影響或有之,但能夠影響千百年後的人,鑑之古今則非聖賢之作莫屬,以《三國演義》的章回小說屬性而具有如此的能力,可謂相當特別。

諸葛亮兼具卓越的政治與軍事上的才能,二十七歲時即以「隆中對」剖析天下大勢,赤壁之戰採聯吳抗魏之策,促成三國的鼎立,南征時七縱孟獲,換得六出祁山時南方的穩定,戰略上的運籌深受敵營司馬懿敬重。對照正史與演義,演義中其軍師形象更為傑出。關公則是三國時的標竿名將,當其威震華夏之時,甚至讓曹操考慮遷都以避。秉忠義精神,在曹營雖受曹操禮遇,卻千里單騎過關斬將尋劉備,演義與戲曲形象比之正史,更顯突出而明顯,忠義堪稱蓋世。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英年早逝,終是未能如願以償的完成他的隆中大計。關公則是敗於其「剛而自矜」的性格,卒至麥城遇害。二人俱以忠於蜀漢、忠於其主的志節,同受後代頌讚。二者卓絕而未竟宏願,皆徒留後人無限唏噓!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斯之謂乎!

參考文獻

一、古籍 (依朝代先後排序)

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中華書局,1975年。
司馬遷:《史記》,臺北:開明書店,1934年。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石家庄: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陳壽:《三國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1年。
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常璩:《華陽國志》,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
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香港 : 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2007年。
習鑿齒:《漢晉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年。
范曄:《後漢書》,臺北:開明書店,1934年。
沈約:《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房玄齡:《晉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段成式:《酉陽雜俎續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李昉:《太平御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昉:《太平御覽》,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曾鞏:《元豐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蘇軾:《東坡志林》,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蘇軾:《東坡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蘇軾:《蘇東坡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
郭茂倩編:《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何去非校:南宋刻本《武經七書‧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謝枋得:《文章軌範》,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實甫:《孤本元明雜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羅貫中:《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方孝儒:《遜志齋集》,臺北:中華書局,1968年。
李東陽:《懷麓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郎瑛:《七修續稿》,臺北:新興出版社,1984年。
楊慎:《升庵外集》,臺北:學生書局,1971年。
高儒:《百川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圻:《稗史彙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
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店,2003年。
沈德潛:《沈歸愚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沈德潛編:《清詩別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鄂爾泰監修:《四庫全書》《貴州通志四十六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等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史學出版社,1974
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趙翼:《甌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章學誠:《丙辰劄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周祥鈺:《鼎峙春秋》,臺北:天一出版社,1986年。
梁章鉅:《三國志旁證三十卷》,臺北:藝文出版社,1955年。
梁章鉅:《浪跡續談》,福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
陳其元:《庸閒齋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蔣瑞藻編纂:《小說考證拾遺》,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
蔣瑞藻編纂:《小說考證》,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翟灝:《通俗篇》,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
趙爾巽:《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盧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

二、專書 (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雲五主編:《樂府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王雲五主持:《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朱一玄:《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
朱大渭:《鞠躬盡瘁一忠臣:諸葛亮》,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朱正明:《中國關帝文化尋蹤》,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6年。
李福清:《關公傳說與三國演義》,臺北:漢忠文化出版社,1997年。
李福清《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學勤:《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李永祐譯注:《顧炎武詩文》,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沈伯俊:《羅貫中與三國演義》,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年。
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余明俠:《諸葛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余冠英:《三曹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周光培:《唐代筆記小說》,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孟祥榮:《武聖關公》,高雄:宏文館圖書公司,2000年。
胡適:《胡適文存二集》,上海:上海亞東圖書館,1929年。
祝秀俠 :《三國人物新論》,臺北:中外圖書出版社,1979
洪淑苓:《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5年。
柳存仁:《羅貫中講史小說之真偽性質》《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徐富昌《諸葛亮:忠貞與智慧的典型》,臺北:幼獅出版社,1988 年。
陳翔華:《諸葛亮形象史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陳文德:《策略規劃家:諸葛亮大傳》,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章映閣:《諸葛亮新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張大可:《三國人物評傳》,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 年。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張志江:《關公》,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
黃華節:《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黃國彰等:《忠義貫古今—桃園明聖經真本淺釋》,臺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弘揚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葉維四˙冒炘:《三國演義創作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年。
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6年。
魯小俊:《汗青濁酒--《三國演義》與民俗文化》,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趙波、侯學金、裴根長:《關公文化大透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黎東方:《細說三國》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7年。
鄭振鐸:《三國志演義的演化》,臺北:天一出版社,1991 年。
鄭振鐸:《中國文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鄭土有:《關公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1996年。
劉學鍇:《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鍾生友、胡立華:《歷代詠諸葛亮詩選》,谷城:谷城報社,1993 年。
顏清洋:《從關羽到關帝》,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
魏安:《三國演義版本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關帝聖蹟圖志》,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
《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蘇雪林:《屈原與九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顧念先:《三國人物述評》,臺北:臺灣書店,1962年。

三、學位論文 (依出版時間排序)

洪淳孝:《三國演義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陳昭昭:《從戲劇小說看關公形象嬗變》,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6年。
王佳煌:《諸葛亮的戰略研究》,臺北:淡江大學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林素吟:《傳統小說中軍師類型之研究: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代表》,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
張清文:《諸葛亮傳說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谷良:《諸葛亮戲曲造型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陳妍希:《關公信仰與臺灣宗教關係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羅永裕:《三國演義人物形象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李秀玲:《三國志忠義人物研究》,臺南:臺南大學教管所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
曾淑玉:《三國志英雄人物形象之研究》,臺南:臺南大學教管所碩士論文,2004年。
柳珍姬《鼎峙春秋與關公造型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4年。
李秀玲:《三國志‧忠義人物研究》,臺南:臺南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張谷良:《諸葛亮民間造型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嚴國銘《臺灣關公信仰之儒家精神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王國宸《三國演義中英雄人物的死亡書寫》,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耀宗:《三國演義‧劉備形象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林宜燁《三國演義戰略研究—以諸葛亮與司馬懿之用兵為例》,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四、期刊論文 (依出版時間排序)

沈伯俊:〈智慧忠貞萬古流芳:論諸葛亮形象〉,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3期,2002年。
尹韵公:〈正史中的關羽與演義裡的關公〉,《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盧曉衡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胡小偉:〈「說三分」與關羽崇拜:以蘇軾為例〉,《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盧曉衡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陳瑛:〈談忠論義說關公〉,《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盧曉衡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王學泰:〈關羽崇拜的形成〉,《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盧曉衡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朱浤源:〈「關公」在政治思想上的地位〉,《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盧曉衡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吳彰裕:〈關公信仰研究〉,《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盧曉衡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施哲雄:〈從臺北行天宮看關公在臺灣民間社會的影響〉,《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盧曉衡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劉世德:〈《三國演義》周曰校刊本四種試論〉,北京:《文學遺產》。2002年第5期。
謝仲禮:〈東漢時期的災異與朝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2年第2期。
劉廣定:〈也談「關公斬貂蟬」〉,臺北:《歷史月刊》,191期,2003年。
吳宜洋:〈諸葛亮戰略思想對人生的啟示〉,彰化:《中州學報》,17期,2003年。
沈伯俊:〈《三國演義》版本研究的新進展〉,成都:《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5期。
沈伯俊:〈民族文化孕育的忠義英雄—論關羽形象〉,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學報》,64期,2005年。
賴英紋、洪陸訓:〈諸葛亮的政軍思想及其政軍關係的角色〉,臺北:《復興崗學報》,85期,2005年。
劉海燕:〈關羽形象與關羽崇拜的傳播與接受〉,天津:《南開學報》,20061期,2006年。
何曉葦:〈毛本《三國》研究述評〉,成都:《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4期。
謝遂聯:〈智慧與忠義之間—論諸葛亮的「人謀」悲劇〉,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學報》,74期,2006年。
張冬雲:〈《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羽扇綸巾」形象及其人格內涵〉,開封:《南督學壇》,263期,2006年。
符麗平:〈天命觀與《三國演義》孔明形象塑造〉,成都:《成都大學學報》,20066期,2006年。
卿三祥〈陸游與成都武侯祠〉,成都:《成都大學學報》,20066期,2006年。
洪淑苓:〈文人視野下的關公信仰—以清代張鎮《關帝志》為例〉,斗六:《漢學研究集刊》,5期,2007年。
彭波:〈關羽華容道私縱曹操的行為闡釋—質疑《三國演義》中關羽的「義」〉,成都:《成都大學學報》,20073期,2007年。
鍾永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儒家典型析論〉,臺北:《東方人文學誌》,71期,2008年。
朱紹侯〈試析《隆中對》兼論關羽之失〉,開封:《河南大學學報》,481期,2008年。
霍禕然:〈從諸葛亮外交公關的得與失看公關策略〉,呼和浩特:《語文學刊》,20098A期,2009年。
辛德勇:〈太原的異名與羅貫中的籍貫問題〉,《文史知識》,上海:上海中華書局,2009年第5期。
沈伯俊:〈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成都:《西華大學學報》,294期,2010年。
李立、趙宴:〈關公傳說的歷史演變—以關公祭祀為視角〉,太原:《運城學院學報》,286期,2010年。
李禹阶:〈論中國外戚政治的起源及行成的歷史條件〉,成都:《四川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李潤芳:〈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形象的智者之愚〉,池州:《池州學院學報》,244期,2010年。
張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對關羽和諸葛亮的「忠義觀」的探討〉,宜春:《宜春學院學報》,322期,2010年。
朱海濱:〈國家武神關羽明初興起考—從姜子牙到關羽〉,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11期,2011年。
劉霓塵、陳娘有、陳飛宇:〈戰神傳說:神話與歷史之間—戰神關羽誕生的社會緣由〉,荊州:《長江大學學報》,349期,2011年。
王文進:〈習鑿齒與諸葛亮神話之建構〉,臺北:《臺大中文學報》,38期,2012年。
李定遠:〈從關羽降曹至辭曹部份看《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及版本演化(上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12年,55期。
潘柏年、林曉筠〈隆中對缺失評議〉,臺北:《中國學術年刊》,34-2期,2012年。


書籍介紹--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

作者: (日)渡邊義浩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作者介紹 渡邊義浩,1962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築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專長為中國古代史。任日本三國志學會事務局長,致力於東漢國家與儒教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