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見川
出處
圓光佛學學報 第六期 2001年12月 頁111-125
摘要
三國人物中死後成神而為民眾立廟祭拜者不少,其中以關羽的祠廟最多,尤其
是在宋元以後,關羽廟急速增加,至清初,幾已遍佈全中國。唐代的關廟,至少有玉泉山關廟、四川府關侯祠和郢州關侯祠三間。其中,以玉泉山關廟最為人重視。玉泉山關廟之所以地位突出,除與這是關羽戰死顯聖地有關外,和玉泉寺的寺僧關係密切,玉泉寺僧積極地推展關廟,與他們視關羽為佛教中人有關。透過他們的傳佈,關公建玉泉寺的傳說,廣泛流傳。關羽信仰流傳到宋
代,有重大的變化,這表現在以下三方面:關羽(廟)的祀典化、關羽信仰內 涵的佛教化與道教化、關羽崇祀的多元化。歷來研究關羽信仰者頗多,但由於 史料發掘不多,唐宋時期關羽信仰面貌,仍存在一些空白,特別是關於〝 關 三郎
〞之性質,尚待釐清。《 北夢瑣言 》中的 “ 關三郎
” 與《
雲谿友 議
》中的 “
關三郎 ”
是同名異實的二個不同神靈 。前者指的是華嶽三 郎,而後者指的是關平。
本文利用 《關王事
》地方誌、筆記小說、《宋會 要 》等資料,就以上各點加以釐清、論述
。
主要論述
唐代的關廟,至少有玉泉山關廟、四川府關侯祠和郢州關侯祠三間。其中,以玉泉山關廟最為時人重視,並且較為知名。根據董侹廟記,大約在貞元十八年( 802),玉泉山的關廟略有殘破壞毀之處。當時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均的支
持下,由當陽邑令張憤重新整修廟貌,渙然一新,並請董侹替玉泉山關廟寫廟 記 。
在廟記中,董侹言及關羽守護玉泉寺令「緇黃入寺,若嚴官在旁,無敢褻瀆」的情形。唐末范攄
《 雲谿友議
》〈 玉泉祠
〉 亦有類似的觀察 :
玉泉祠 …蜀前將軍關羽,守荊州,夢豬嚙足,自知不祥,語其子曰
: “ 吾 衰暮矣!是若征吳,必不還爾 ! ”果為吳將呂蒙麾下所殛,蜀遂亡荊州。玉 泉祠,天下謂之四絕之境。或言此祠鬼興土木之功而樹。祠曰 “三郎神”。 三郎者,即關三郎也。允敬者,則仿佛似睹之。緇俗居者,外戶不閉,財帛縱
橫,莫敢盜者。廚中或先嘗食者,頃刻大掌痕出其面,歷旬愈明。侮慢者,則 長蛇毒獸隨其後。所以俱神之靈,如履冰谷,非齋戒護淨,莫得居之。
結語
唐代關羽信仰史上一個重要的現象是玉泉山關廟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是關羽信仰的源生地,甚至可說是早期關廟中的〝祖廟〞。當官方開始拉攏關羽信眾,即選擇此廟,作為賜額,封賜的對象。
玉泉山關廟之所以地位突出,除與這是關羽戰死顯聖地有關外,和玉泉寺的寺
僧關係密切。透過他們的傳佈,關公建玉泉寺的傳說,廣泛流傳,甚至連五代 時蜀國皇帝,都聞知這事,遂令畫工趙忠義畫〝 關將軍起玉泉寺圖〞。
董侹的廟記記載初期的關羽造玉泉寺傳說,傳達出關羽神捐地立下玉泉寺的基
址,並提供建寺所需的木材及守護玉泉寺秩序的情形。由此,我們似可窺知玉泉寺僧為了突顯該寺開山〝智顗〞的神通能力和玉泉寺的神聖性而做的努力。在此傳說影響下,關廟不僅受到玉泉寺僧的供奉,在北宋初年,玉泉寺僧還出
任玉泉山關廟的住持,負責維修、重建已瀕破敗的關廟。此外,該寺寺僧還透 過當地官員的協助,邀請著名士大夫替此廟寫記,提昇關廟的知名度。隨後,更運用關係,替玉泉山關廟,取得合法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