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史学视域下的关公与关公概念文化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郑先兴教授
一、关公其人及其神性的塑成
(一)作为现实生活人的关羽
  现实生活中的关羽,保存在史料中的就是《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传》及裴注中。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而即解州,又名为盐池,因黄帝杀蚩尤肢解于此而得名;以现在地名对照,就是山西运城常平乡。此外关羽的生年,《关羽传》无载,有说生于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其卒年则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享年59岁。
  有關关羽的事迹,按照《关羽传》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作为刘备的随从,驻守徐州。关羽是作为亡命徒的身份得到刘备的庇护和赏识,与张飞一起侍奉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刘备为平原相,关羽与张飞为别部司马。当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派遣关羽驻守徐州,“行太守事”。
二是报曹操礼遇,斩杀颜良,得“汉寿亭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生擒了关羽,非常赏识关羽,“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关羽虽受感动,但初衷不改,借张辽捎话给曹操:“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报曹公乃去。”所以,当曹操与袁绍大战于白马之时,作为先锋的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三是担任襄阳太守,攻樊城,丧性命。赤壁之战后,刘备“收复了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四是刮骨疗毒。关羽在襄阳太守任上,曾经中带毒的流失。医生为其刮骨疗毒,“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
  再者关羽的时评。《关羽传》中,评论关羽的有两段记载。一是诸葛亮说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第二个是陈寿的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二)作为被纪念的英雄
  曹操封其为“汉寿亭侯”,蜀汉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又追其谥号为“壮繆侯”。宋初的赵匡胤与明初的朱元璋,都接受了曹操与蜀汉的封号。宋徽宗时,关羽在纪念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其为“忠惠公”,第二年,又封其为道教的“崇宁真君”;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又追封其为“昭烈武安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在追封其为“义勇武安王”。至此,关羽的英雄地位逐步得以确立,甚至已经和姜太公比肩齐声了。
(三)作为被崇拜的神圣
  主要是在明清两朝以明神宗万历年间为例: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封其为“协天大帝”;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又封其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应道士张通元的请求,晋升其爵位为“帝”;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再次封其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其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关平为“竭忠王”,次子关兴为“显忠王”。
  清朝承继明朝之制,对关羽的崇拜更有过之。如清世祖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世宗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封其祖辈三代,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又封其后裔,洛阳(雍正三年)、解州(雍正四年)与当阳(雍正十年)分别为“世袭五经博士”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加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又易谥“神勇侯”为“忠义侯”仁宗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宣宗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文宗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关圣大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关圣大帝”穆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关圣大帝”。

二、关公的意义及其文化意蕴

(一)关公的本身意义
  作为东汉末年的将军,关公有着自身的文化含义。案《关羽传》,从其不被曹操的礼遇加爵所诱惑而一心跟随刘备来看,关羽首先体现了忠的意义;而其又以斩杀颜良报效曹操的知遇之恩,关羽又体现了义的意义;斩杀颜良单身匹马冲入敌阵取其首级于万众之中,陈寿记载他与张飞一起被“皆称万人之敌”,可见关羽充分展现了勇的气象。由此,关羽本身的意义在于忠义勇。
  又,裴松之在《关羽传注》中引《江表传》:“羽好《左氏传》,讽诵皆上口。”而在《吕蒙传注》有着几乎相同的记述:“斯人(关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案,《左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而作的事实解读。关羽擅长《左传》,说明他也精通《春秋》。《春秋》是孔子所编纂的寄托自己仁礼思想的史学著作。据此,关羽的本身还蕴含着仁礼的意义。

(二)关公的文化意蕴
  作为被纪念的英雄和被祭祀的天神,关公的文化价值一再被放大。明朝万历年间增加了“协天护国”的诉求,清朝前期增加了“灵佑”的诉求,而中期鸦片战争之后,增加了“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与“翊赞”等等的诉求,可以说,关公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大,其神性也越来越强,却也暗示了崇拜者的困惑、无奈与福祈。“关公文化的忠、义、仁、智、信、礼、勇诸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关公的形象及其艺术重塑

(一)《关羽传》中的关公形象
  《关羽传》直接涉及关公形象的三处记载:第一,是关羽与颜良战,“羽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第二,是马超投降刘备,关羽写信责问诸葛亮马超才能,诸葛亮既夸了马超,又赞关羽,“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陈寿解释说:“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第三,是关羽的刮骨疗毒,“臂血流离”,依然是“言笑自若”。

(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重塑
  首先桃园三结义。第一回对关羽的描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这两句描述,可以说,铸就了关公神像的图画与雕塑的典型。其次在第五回中,温酒斩华雄。以及第二十五回,降汉不降曹与赤兔马。還有第二十六回,挂印封金。此外第二十八回,得周仓、关平相侍。最後第五十回,华容道义释曹操。
    曹操败走华容道,遭遇早已埋伏等候的关公。《三国演义》一方面借程昱、曹操的口表扬关公:“某素知云长敖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一方面,又用白描的手法,叙述关公的心态:“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至此,有关关公的忠义之描写,可以说是达到极限。

四、关公的崇拜及其信仰神格

(一)关公:儒、释、道三教的神圣
1.儒家:武圣人。
  关公自身所体现的忠义,以及一生活动所展示的仁、勇、智、礼、信,都是儒家所要求的基本道德伦理义项;加之史书所记载的关公读《春秋》,很自然的,关公属于儒家或者践行儒家旨趣的人。关公崇拜的儒家方面,主要是借助于国家来进行的。唐朝时,关公已经作为名将进入“武庙”,配享在主神武成王姜子牙身边。宋徽宗时,追封关公为“武安王”,与武成王齐名。明朝万历年间,追封其为“协天大帝”、“忠义大帝”,已经超越姜子牙。清朝时,历代朝廷不断追封,大多都加上了“关圣”。这样,关公的崇拜,逐渐超越“武成王”姜子牙,与孔夫子比肩了。在民间,因为关羽读《春秋》之因,关羽又称为掌管士人命运的文昌星君的“五夫子”之一,被称为“文衡帝君”,是专司文学的朱衣神转世化身。《桃园明圣经》记载:“帝乃紫微宫里朱衣神,协管文昌武曲星。”

2.佛教:珈蓝神
  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智者大师智顗大师来到荆州传播佛法,建造玉泉寺,为赢得民众的信任,智顗充分利用了荆州地区的关羽崇拜,将其修造佛舍化为关羽的显圣,以此博取民众的信赖。清乾隆年间所编纂的《关帝志·灵异·建玉泉》记载:“天台智者,以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至当阳,上金龙池,月夜有具王者威仪二人:一长而美髯丰衣,一少而秀发。长者前致辞曰:‘予汉前将军关某也,彼某子平也。汉末纷扰,事不果愿,死有烈。上帝命主此山。敢问大德圣师,何在此驻足?’智者曰:‘欲建立道场耳。’神曰:‘愿愍我愚,特垂摄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舟,厥土深嘉。吾当为力建一刹,供护佛法。愿师安禅七日,以须其成。’师既出,定秋潭万丈化为平陆,栋宇焕丽,巧夺人目。
神既受五戒,智者言于晋王,广上其事,赐以佳名。而公遂以为此寺珈蓝神矣。”
由此,关公就成为了佛教中的护法珈蓝神,其身两侧则侍立着关平、周仓。


3.道教:崇宁真君
道教将关公纳入其信仰之中,因缘是关羽的故乡解州干旱而起。[]不著撰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3《义勇武安王》记载:关羽的故乡解州自古盛产食盐,故有盐池之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帝遣使持诏至解州城隍庙祈祷焉。使夜梦一神告曰:‘吾城隍也。盐之患,乃蚩尤也。往昔蚩尤与轩辕帝征战,帝杀之于此地。盐池之侧,至今尚有遗迹。近闻朝廷建立圣祖殿,蚩尤大怒,攻竭盐池之水。’飒然而觉,得此报应,回奏于帝。”宋真宗在大臣王钦若建议下,派遣吕夷简到盐池祭祀蚩尤,蚩尤显灵责斥宋朝廷,要求“除毁轩辕之殿”。又接受建议到信州龙虎山请来张天师,张天师则诏令关将军征讨蚩尤。关将军说:“臣乞会五岳四渎名山大川所有阴兵,尽往解州,讨此妖鬼。若臣与蚩尤对战,必待七日,方剿除得伏。愿陛下先令解州管内户民,三百里内,尽闭户不出;三百里外尽示告行人,勿得往来。待七日之期,必成其功。然后开门如往。”宋真宗“遂下诏,解州居民悉知。忽一日,大风阴暗,白昼如夜,阴云四起,雷奔电走,似有铁马金戈之声,闻空中叫桑。如此五日,方且云收雾散,天晴日朗。盐池水如故。皆关将军力也。其护国祚民如此”。

(二)灵验:民间关公信仰的多重神格
1.作为正义战争的保护神
  关羽曾是汉前将军,所以常常以战神的形象保护民众。传说,北宋原封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派军队抵御来自交趾的敌人。出发前,全军将士曾在关庙祷告,允诺凯旋后在老家建一座庙以感谢。果然,时值夏季,天气炎热,敌军则温病流行,30万军队几乎减员一半;而北宋军队却未染疾病,一战而获全胜。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沿海城市在抵御倭寇的侵扰时,军民常常借助关公的信仰来助战、助威。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知县张集义修筑城墙,每个城们的瓮城内都修建关帝庙,以鼓舞军民的抗倭信心和勇气。
  在农民起义军中,很多将领如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都崇拜关公。太平军中的杨秀清也以关公自勉:“古称关赵最英雄,天国英雄志亦同”;“扫清世间妖百万,英雄胜比汉关张”。再如《水浒传》中所描绘的关羽的后裔关胜,名列梁山五虎将之首,“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珠”,活脱是三国关羽的复活。

2.作为提携助学的庇护神
  据《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记载,明朝太史张春在未及第之前,曾经在寺内读书,每次路径关羽像,都要拜谒。忽一天,见很多蜜蜂在关羽的耳朵内结巢,张春赶忙将其剔除。当晚,梦见关羽显灵,给他讲解《春秋》。张春学问日精,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很得主考官的赏识,连中三元,通过了殿试,被选入翰林。
  嘉靖年间的沈坤也同张春一样,非常崇信关羽。据说,在进京会试前,祈求关公赏赐考题。其朋友窥见,觉得好笑,就恶作剧似的草拟了七个题目,悄悄塞进了沈坤的香案下。沈坤见了之后,以为关公显灵,很是兴奋,精心按题目做了准备。意想不到的是,这七个题目竟然真的是考试题目。于是沈坤才思敏捷,妙笔生花,深得嘉靖皇帝喜欢,在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年方34岁时,中了状元。沈坤后来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

3.作为满足民愿的灵佑神
  《解梁关帝志》记载了关羽崇拜中的灵验传说。第一个是“勉忠良”,说宋代的李忠愍在做元城尉时,得到关羽的提醒,提前做好了防范金人围攻汴京的准备,“不屈死之”。第二个是“救水厄”,说隆庆年间,广平府遭遇暴雨,山洪侵入东门,眼看城内江北大水淹没,关羽显灵,一脚踢倒城门楼,填充了东门,挡住了洪水。第三件是“恤贞孝”,说的是洪武年间,解州下冯村于宝儿新婚三日被征戍南海。其妻纺织持家,事舅姑至孝,每次吃饭留一勺米,“积至月朔市香楮,谒武安王庙以祈夫回”。很久之后,关羽显灵,将其夫从南海携回。另据清乾隆年间所刊印的《觉世格言》记载,河北涿州的王开祚,年逾花甲,家富无子。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到关帝庙烧香献祭。庙祝劝其多行善事,关帝一定会显灵。一年后,王开祚果然得一儿子,他自己享年78岁。

4.作为晋商品牌的武财神
  为什么关公会以武财神的面容出现呢?传说中,有说关羽不接受曹操的恩典,“挂金封印”,并且将曹操所赏赐的财物条清缕析,“收转出存”,记得清楚明白,所以关羽首先是“记账祖师爷”,而后升为财神。又说,张天师在关公的帮助下打败蚩尤,宋皇帝赏赐关公“崇宁钱”,由此成为财神。

  这是晋商发展和传播的品牌。晋商的发达,有其政治与自然的原因。其政治原因在于,北宋之后,宋太祖有鉴于山西在五代十国时期不断涌现皇帝即所谓真命天子的现象,为了加以限制,于是严禁晋人科举入仕。出身于山西的士人不能通过科举晋升,只能到社会上以经营商业与金融业(即票号)谋生。其自然原因在于盐池。众所周知,盐和盐池是中国行业史上产生了最大的家族,即商人,他们以盐为本,行商天下,成为中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最大的势力集团,或者是以盐富取官,或者是先官后富盐。被誉为晋商之开山鼻祖的元代末年的张思诚因祖上“居盐池之南,行商盐贩”而致富的。因此,晋商以盐逐渐发达,晋人以商人的身份享誉全国。
  为赢得民众,他们将出身解州的关羽作为品牌来宣传自己的经商理念。关羽的一生是讲究忠义的一生,不迷失自己,也不亏待别人。这种以忠义待人处事的方式,不仅仅是儒家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有其对于坐商行贾、以谋取钱财为鹄的的商人来说,忠义更是其必备的价值观念。由此,走出山西的商人奉关公为法宝,践行关公的忠义理念,相互提携,彼此观照;并祈盼关公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发财,幸福吉祥。由此,其会馆成为商人们扶危济困、相互助财的家园,而关公由晋商的保护神,逐渐演变为助人财运的财神。正如学者所指出的:“散见全国各地的晋商及其再发展的商族,所在的办公地——会馆,概不列外地供以‘关公’,且不时因招商、酬宾而‘酬神’——大大小小的祭拜关公,其影响匪浅,结果,再使四方仿效,关公当之无愧地被列为财神,而再一一取代其他财神,成为财神之中最高的财神”。
总之,关公的信仰神格為“三教皆皈依”,“庙食瀛寰中,姓名走妇孺” 民间信仰中拜祭关公在乎其“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查冥司,招财进宝,佑护商贾”“关公在其神职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过许多的角色,诸如战神、驱妖、辟邪、降雨、救灾”,“关公可谓是一位全能保护神

五、关公的文化产业现状及其走向

(一)关公文化品牌的开发及其应用
  如上所述,在过去,关公以山西商人的忠义品牌走遍全国各地,所以在山陕会馆中,都有敬拜关公的庙宇。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关公再次作为品牌被人们所重视。如山西运城的青年李慧卿由打印室起家,逐渐有了自己的商业品牌“鑫慧”,后来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以经营文化礼品为旨趣,以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品牌,如“创是帝王尧舜禹系列”、“诚信之神武圣人关公系列”、“史学泰斗司马光系列”等等。
  2009年起,李慧卿研发了贴近百姓生活的以“关夫子”为品牌的“佑护水能杯”、“浮雕笔筒”与“磁疗皮带”等,并将关公的写意头像、“关夫子”,以关公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忠义仁勇”等关公文化符号与元素,设计成商标在国家商标局予以注册。李慧卿的目标是“是把关夫子这个品牌做得风生水起,成为世界关夫子,世代关夫子”

(二)关公文化的旅游景点及其线路规划
可以说,每一座关帝庙都是一个关公文化的旅游景点。然而从历史源流来看,最具有看点的,主要是山西运城,湖北当阳,河南的洛阳关林。 所谓“身在当阳,头在洛阳,魂归故里”,可以说,运城、当阳和洛阳成为关羽祭拜的三个主要圣地,也是文化旅游考察的主要景点。
此外,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山陕会馆,也是祭拜和考察关公文化的圣地,尤其是商业文化的主要景点。以社旗山陕会馆为例,可以说,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山陕会馆之一,它建造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竣工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历时136年,各种建筑139间。其庙宇、殿堂、牌坊、门楼、亭台、塑像、匾额、石刻与木雕等等,可以说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三)关公文化的戏剧影视传播与研发
  关公文化作为戏剧影视的文本,同其他文化资源一样,具有无限复制、再造的特征。传统戏剧艺术已经创造了关公的各种艺术故事及其形象,如著名的京剧名角李洪春先生根据“衣着扮相”将关公戏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穿箭衣的”,《斩熊虎》、《走范阳》、《三结义》、《造刀投军》、《破黄巾》、《斩车胄》、《斩华雄》等7第二类是“穿掩心甲的”,《虎牢关》、《封金挑袍》等2第三类是“穿蟒的”,《新野慈放》、《斩貂蝉》等2第四类是“穿靠的”,《屯土山》、《破壁观书》、《三许云阳》、《斩颜良》、《诛文丑》、《赠袍赐马》、《破汝南》、《过五关》、《收周仓》、《收关平》、《古城会》、《汉津口》、《临江会》、《华容道》、《战长沙》、《单刀会》、《取襄阳》、《水淹七军》、《走麦城》、《破羌兵》等20部。这里还不算《三顾茅庐》、《三让徐州》、《打督邮》等关公属于配角的戏,总共就有30余部之多了。
  后来,在三老板即李洪春先生的所演出的基础上,李洪春先生又编演了《斩黄巾》、《许田射虎》、《送文凭》、《郭家庄》、《卧牛山》、《弃古城》、《博望坡》、《查北河》、《三江口》、《教子观鱼》、《收姚斌》、《训子》等10余部(李洪春:《京剧长谈》,第274—276页)。这样,单是京剧的关公戏就已经达到近50余部,可以收,这是在影视文学兴起以前关公艺术故事的巅峰之作。此后又有侯宝林、郭启儒所说的相声《关公战秦琼》,虽属讽喻,但是与古代的神话《关公战蚩尤》相比,却也别有风味。

  綜合上述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关公这样一个人,论武功前不如张良、邓禹,后不如李绩、秦琼;论智谋前不如姜子牙,后不如赵普;论人生前不如范蠡,更不如诸葛亮,但是为什么身后之名远远高于这些人呢?想来想去,可能原因有这样几点:
第一,关羽是一个出身相对平民阶层的人。以《三国志》为根据,关羽的出身没有父母身份地位的描述。这在特别关注出身地位的古代礼治社会中,可以说更容易引起民众的爱戴。
第二,关羽的生平事迹充分彰显了忠义的特征,在其后的民间信仰中,又附加了众多符合社会普遍价值诉求的义项,这不仅符合关羽的身份言行,更与礼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
第三,关羽作为汉前将军,威猛刚烈,所向披靡,但是其自身的毛病也是非常突出的,即爱憎分明,坦荡无私,不精世故。虽因此而丧失了性命,但也因此,更惹人喜爱。因为他符合普通人成才的愿望、途径乃至于人生的实际。


关公文化研究的论著举要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解州知守、山东海丰人张镇就收集整理了关羽的文献材料,编辑成为《解州关帝志》;
梅铮铮的《忠义春秋——关公崇拜与民族文化心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赵波等人的《关公文化大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卢晓衡主编的《关羽、关公和关圣——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关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马书田的《全像关公》(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马倡仪的《关公传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谭运长的《说关公》(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沈泓的《关公文化》(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年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書籍介紹--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

作者: (日)渡邊義浩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作者介紹 渡邊義浩,1962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築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專長為中國古代史。任日本三國志學會事務局長,致力於東漢國家與儒教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