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9

《三国演义》与人生智慧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沈伯俊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问世数百年来,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雄奇瑰丽的艺术成就,一直脍炙人口,长盛不衰。1990年,我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概括它的文学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罕见的杰作,《三国演义》问世六百多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典籍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华文化越来越广泛地向海外传播,它也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各地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海外华人,还是国外汉学家以及其他对中国感兴趣的朋友,凡是想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人,都将把《三国演义》当作必读书。①

然而,长期以来,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却存在不少争议;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者、文化人在其论著和各种讲坛中,随意评说《三国演义》,其中包含若干误解乃至曲解,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读者和听众。有鉴于此,我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三国演义〉思想内涵新论》等论文②,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作出一些新的阐释,希望有助于这部名著的传播和研究。

《三国演义》——智慧的结晶

当今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有的人又把作为中性词的“谋略”偷换为具有明显贬义的“权谋”、“权术”,这不仅是偷换概念,而且是歪曲经典,是错误的,有害的。对这种观点,我表示坚决反对。我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其一,对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这是《三国演义》思想价值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体现了从周朝以来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的向往国家统一,追求安定太平的共同民族心理。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英雄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民众的愿望,力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三分鼎立,彼此相争,争的是重新统一的主导权。三分鼎立,实际上是迈向重新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在三分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三方都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力求达到全国的统一。因此,尽管曹操、刘备、孙权的出身、经历、性格、作风颇有不同,却都堪称那个时代的英雄。
其二,对政治人物的评判选择。《演义》之所以“尊刘”, 是由于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爱民,二是敬贤。《演义》对曹操有褒有贬:褒的是曹操的雄才大略、功业建树,贬的是曹操的虐民和害贤。由此可见,“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尚书·泰誓下》)的标准,对政治人物的评判和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这里要提请大家注意鲁迅先生对曹操的全面评价。鲁迅在其名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曾经写道:“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句话经常被一些人引用,作为指责《三国演义》“丑化”、“贬低”了曹操形象的依据。然而,在同一篇文章的后面,鲁迅又说:“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雄才与残忍兼具,机智与奸诈并存,豪爽与蛮横杂糅。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眼泪以示懊悔……对这种性格复杂的人物,人们应该充分肯定其功业建树,也有权批评其恶德劣行,《三国演义》正是这样做的。
其三,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三国演义》描写了汉末三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总结了各个集团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取人心、延揽人才、重视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
其四,对中华智慧的多彩展现。《三国演义》让人感到魅力无穷的一个重要方面,乃是积淀在其中的中华智慧,是这种智慧的多彩展现。可以说,《三国演义》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作为全书灵魂人物的诸葛亮,就是中华民族无比智慧的化身。
其五,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三国演义》在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时候,表现了对以“忠义”为代表的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就其主导方面而言,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值得后人批判地吸收。
这五句话,每一句都可以用一篇乃至多篇专题论文加以阐述。其中第四句“对中华智慧的多彩展现”,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与其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不如说它是一部智慧之书。
《三国演义》展现的中华智慧,大致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政治智慧,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人生智慧。下面,着重论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生智慧。

《三国演义》中的人生智慧

什么是人生智慧?就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种种困惑、疑难、烦恼,能够正确认识,妥善处理的心智和能力。人生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内心的关系,从而开阔胸襟,提升境界,完善自我,充分享受人生之乐,和谐之美。
当今的许多年轻人,很喜欢用一个词——“郁闷”。这样说,有时是一种调侃或玩笑,但确实有很多时候是真的郁闷。青年时代,本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为什么却有不少人动不动就郁闷呢?这里有多种原因:大量的是外在的、社会的原因;也有很多是内在的、自身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生智慧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堪称人生的启示录。
《三国演义》写的是天下大势、国家兴亡、英雄功业,很少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表现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内心的关系等方面,仍有许多精彩的笔墨,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人生的智慧。其中比较突出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人生智慧,不是耍小聪明,不是圆滑混世,也不是消极避世;而首先是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积极进取,则心态开朗,智慧之门大开;消沉混世,则郁闷缠身,心智难免受损。《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英雄,都是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人生,突出体现在:
1.“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理想。刘备虽然出身东汉远支皇族,家族却早已败落,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实为下层平民。中平元年(184)他登上政治舞台时,年仅24岁(虚岁,下同),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毕业标准年龄。《三国演义》第1回写他第一次出场时,就说他“素有大志”。这个大志是什么?集中表现于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时,所立下的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其核心价值则是后面八个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也就是“报国安民”。正是这八个字,使得刘关张的结义具有了崇高的政治目标,使他们不仅与董卓集团那样害国残民的狐群狗党有着天渊之别,与袁术集团那样趁着乱世占山为王却不顾百姓死活的军阀判若云泥,也与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狭隘小集团不可同日而语。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开创了蜀汉江山。如果他当初不问天下大事,只操心一天能卖几双草鞋,为草鞋价钱的涨跌而郁闷,怎么会成为一代英雄?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他又怎能在艰难竭蹶之中屡仆屡起,终成大业?
2.胸怀天下,博学深思的求学态度。诸葛亮生于乱世,4岁时黄巾起义爆发,其家乡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正是青徐黄巾军力量强大,与官军反复较量之地;14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前往豫章(治所在今江西南昌);15岁时,又随叔父到荆州投奔刘表,在刘表开办的学校读了两年书。可以说,少年时代的诸葛亮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17岁时,诸葛亮隐居隆中,一边躬耕,一边自学,长达十年。在这漫长的十年中,他多次拜访庞德公、司马徽这样的名师,倾心结交崔州平、徐庶这样的好友,一边积学明志,增长才干,一边观察天下大势,思考治世方略。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气浮心躁,见异思迁,跟风趋时,能够在隆中坚持十年之久吗?又怎能成为天下英才?
3.自尊自信,自主创业的人格力量。这方面,孙策可算一个突出的典范。初平三年(192)正月,孙坚战死,不满18岁的孙策不得不暂时依附袁术。但他不甘久居人下,更不愿在袁术这种骄奢狂妄而志大才疏者的手下受窝囊气。兴平二年(195),年仅21岁的他摆脱袁术的羁绊,独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间就夺得丹阳、会稽、吴郡、豫章、庐陵等郡,占据江东大片地盘,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见《三国演义》第15回)。孙策创业的过程,如同一支狂飙突进式的交响乐,令人倾倒于他那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4.敢当重任,不避艰险的英雄气概。在《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具有这种英雄气概的人物。孙权的第一任统帅周瑜,在曹操不战而得荆州、大兵压境、人心惶惶之际,精辟分析曹军弱点,主动请战,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为三分鼎立奠定了基础。曹魏名将张辽镇守合肥,面对孙权率领的十万大军,毫不畏惧,奋勇出击,逍遥津一战,大获全胜(《演义》第67回)。刘蜀老将黄忠,老当益壮,一举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演义》第71回)。其他如曹魏的徐晃、张郃,刘蜀的关羽、张飞、魏延,孙吴的甘宁、黄盖、陆逊,都是人们熟知的范例。
这样的人生态度,使他们的智慧大放光彩,写下了“武勇智术,瑰伟动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的时代篇章。
当代大学生,都是怀着壮志豪情走进大学的,都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良好愿望。然而,经过一两年或两三年的学习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的人生目标模糊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减弱了,这必然会导致眼界狭窄,胸襟狭隘,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过分讲究实惠,热中趋时,盲目跟风。这样的精神境界,极易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郁闷。对此,我们难道不应该警觉吗?

(二)博大宽厚的爱人之心。
如何看待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有没有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曰:“仁者安仁。”(《论语·里仁》)
孟子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又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崛起,固然有多种因素,而从为人角度言之,则“性宽和”(第1回)是他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作为“明君”,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爱民”,即仁德济世;二是“爱才”,即尊贤礼士。前者集中体现于“携民渡江”:由樊城向南撤退时,随行民众十余万,日行十余里,随时可能被曹操大军追上。有人劝他暂弃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道:“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演义》第41回)在此安危存亡之际,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后者突出表现在“三顾茅庐”:早已被视为天下大英雄的他,满怀诚意,三顾茅庐,恭请年仅二十七岁(虚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堪称千古佳话(《演义》第3738回)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刘备“善下人”(善于尊重别人),就是说他有爱人之心,敬人之礼,自然赢得民众的拥戴和贤才的归心。
人与人相处,如果真诚地秉持爱人之心,敬人之礼,人际关系就会宽松、和谐得多,人们就能更多地感受到他人的善意,群体的温馨,从而增强生活的信心。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智慧吗?

(三)真诚坦荡的交友之道。
笔者在年轻的时候就形成了这样的认识: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二是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三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没有知心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人生智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
《三国演义》写到的好友很多,特别值得称道的,主要有这样几种:
1.至友。
一是彼此切磋,互相砥砺,共同成才。如诸葛亮与好友,特别是徐庶、崔州平的交往。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曰:“亮躬耕陇亩……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三国演义》第37回也写到司马徽向刘备介绍云:“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在这四个好友中,诸葛亮与徐庶、崔州平情谊尤深。
徐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庶先名福,本单家子。”此处的“单”读音为dan(丹),“单家”意为“孤寒人家”,也就是说,不是豪门大姓。《三国演义》第36回说他“为因逃难,更名单福。”不知是作者误解了“单”字的含义,还是有意为之。徐庶“少好任侠击剑”,在逃难中才下决心“折节学问,始诣精舍……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按:字广元)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刘备三顾茅庐,主要就是因为司马徽、徐庶的赞誉和推荐,《三国演义》第36回中的《元直走马荐诸葛亮》,写得颇为动人。
崔州平。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崔氏谱》:“州平,太尉烈子,钧之弟也。”崔烈(?-192),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曾被誉为“冀州名士”,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官职,从此声誉一落千丈,连其子崔钧都为此感到羞愧,对他说:“论者嫌其铜臭。”(《后汉书?崔骃传》附《崔烈传》)后迁太尉。初平三年(192)六月,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攻入长安,时任城门校尉的崔烈因抵御乱兵被杀(《三国演义》第9回写到),总算是为东汉王朝尽忠而死。崔州平大概是深刻吸取了其父的教训,决心摆脱官场,恬淡隐居;即使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归附曹操之后,他仍然高卧于山林。此后,史籍中没有留下他的一点痕迹,竟然不知所终。
诸葛亮对徐庶、崔州平正直耿介的人品非常佩服,多年以后还深情地说:“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诸葛亮集?又与群下教》)
二是一见如故,终身不渝。如周瑜与鲁肃。《演义》第29回写到:周瑜任居巢长之时,听说鲁肃慷慨大度,胸怀韬略,曾率数百人前往拜访,并请鲁肃资助粮草。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当即指一囷赠与周瑜,二人由此一见如故①。孙策遇刺而亡,孙权接掌江东后,周瑜立即向孙权大力举荐鲁肃,使之成为孙权的重要谋士。周瑜临终,又郑重推荐鲁肃继任,使之成为江东第二任统帅。如此情谊,足令后人称羡。
三是患难相扶,生死与共。如刘关张。
像这样的至友,一生中如果能有两三个,足矣!
2.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应该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看到对方有不当的言行,应该及时指出,直言规劝,这才是肺腑之交,才是真朋友;如果视而不见,装糊涂,甚至互相包庇,同恶相济,那就是狐朋狗友,假朋友。
如《三国演义》第115回写廖化谏姜维:蜀汉大将军姜维欲第八次伐魏,征求大将廖化意见。廖化资格比姜维老,此时任右车骑将军,地位略低于姜维;尽管他同样忠于蜀汉,却对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规劝道:“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将军强欲行难为之事,此化所以未敢专也。”可惜姜维没有听从廖化的意见,强行伐魏,结果又一次损兵折将。
3.畏友。自己敬畏的朋友。
如管宁与华歆。《演义》第66回写到“割席分坐”的故事:华歆早年与邴原、管宁相友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一日,管宁与华歆共种园蔬,锄地见金,宁挥锄不顾,歆拾而视之,然后掷下。又一日,管宁与华歆同坐观书,闻户外传呼之声,有贵人乘轩而过,宁端坐不动,歆弃书往观。宁自此鄙歆之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②。这两件事似乎都是小事,管宁却以小见大,毫不客气地批评华歆,甚至不惜与之断交,真是风骨凛然,可敬可佩。《演义》没有写的是,华歆并未因此怀恨管宁,而是终身佩服管宁,视之为畏友。曹丕代汉称帝后,以华歆为司徒,为三公之一;黄初四年(223),命公卿举荐品德高尚的君子,华歆立即举荐管宁。魏明帝即位,华歆转拜太尉,居三公之首,又上书称病,要求让位给管宁③。这种真心服膺畏友的胸襟,也值得肯定。

(四)知人知己的深刻眼光。
是否有识人之能,自知之明,是有没有人生智慧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司马徽:“水镜”雅号,传播遐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记其名言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三国演义》第35回将此语提炼为更加精粹的另一句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真可谓目光如炬,善于识人。而当刘备拜请他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时,他却推辞道:“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终身不仕,甘当闲云野鹤。这更表现出高度的自知之明。
《三国演义》第37回写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司马徽到新野见刘备,刘备向他了解诸葛亮。司马徽介绍道:“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这段叙述,取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亮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亮……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果然,徐庶后来被迫归附曹操,曹魏建国后,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第四品);石广元也在曹操占领荆州后归顺,历任郡守(第五品)、典农校尉(第六品);孟公威同样归顺了曹操,曾任凉州刺史(第五品),官至征东将军(第二品)。由此可见,徐庶、崔州平都慧眼识人,诸葛亮则更加了不起:他不仅对天下大势具有万世不及的英明预见,而且对自己和好友的人生道路也具有惊人的远见卓识。
年轻人大多胸怀壮志,向往成功,这是完全应该,值得鼓励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否知人知己,特别是正确地衡量自己,从而坚持脚踏实地,奋发努力,不攀比躁进,不怨天尤人,乃是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尺。

(五)谦和礼让的自守之德。
在《三国演义》的亿万读者心目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除了诸葛亮之外,就要算赵云了。这是为什么呢?1986年,我写过一篇《论赵云》①,对此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指出,赵云具有一系列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除了深明大义、忠直敢谏的政治品格,英勇无畏、威震敌胆的赫赫战功外,还特别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两次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一点,又是‘刚而自矜’的关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兴六年(228),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伍不乱,‘军资什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感人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如见。那些浅薄自负、自吹自擂之徒,岂能望其项背!”
今天的人们,能否做到既自尊自信,无所畏惧,又尊重他人,谦和礼让,是有没有人生智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六)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如何看待各种利益,如何控制物欲,是有没有人生智慧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在社会大变动的年代,能够坚守这种君子之道者,实在难能可贵。
例如管宁。《演义》第66回写到:天下大乱后,“管宁避居辽东,常戴白帽,坐卧一楼,足不履地。”在辽东长达三十七年,一直居于山谷,不问世事,摒弃营利,深受辽东官民尊崇。曹丕称帝后,由于华歆的举荐,管宁由辽东回到家乡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曹丕下诏以其为太中大夫,他固辞不受;明帝即位,征他为光禄勋(九卿之一),他仍不应命;华歆上表让位,他更是不予理睬①,真的做到了清静自守,白衣终身。
再如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格言,垂范千秋。
淡泊宁静,人人皆知;能否真正做到,看淡一时得失,无论处境顺逆,都保持平和的心态,则时时在考验我们的人生智慧。
当今时代,人们普遍看重成功,追求成功,所谓“成功学”也大行其道。应该说,追求成功,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许多人把身份、财富当作成功的标准,似乎有钱就是大哥,发财就是好汉,不问是非,不管善恶,甚至不择手段,这极易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造成扭曲的人生,那就太可拍了。请牢记孔子的千古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追求成功,必须胸怀正义,明辨是非,必须立足法治,清白干净!第二,在现实生活中,努力与收获常常不成比例,努力者不一定都是成功者,究竟成就如何,取决于主观、客观多种因素。我在《就〈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研究答学术问》一文中指出:“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无名英雄乃至悲剧人物,他们奋斗了一辈子,却没有取得满意的成果,没有获得足够的社会承认,甚至默默无闻。正因为这样,我历来对这些付出真诚努力的人们深怀敬意,坚决反对以成败论英雄,更反对凭身份、地位、头衔论高低。”①对于一个正直的人来说,只要尽心尽力,便可问心无愧。这样,如果成功,固然可喜;即使不成功,也能坦然处之。人生的意义,不就是问心无愧吗?

《三国演义》中的人生智慧,确实值得后人借鉴。能否从中吸取养分,成为一个正直、坦荡、明智、高雅的人,则要看我们能否真诚领悟,认真践行了。
多年前,《参考消息》曾经在头版报道:日本一家著名的出版社组织全国性的《三国演义》知识竞赛,10名获奖者可以到中国参观三国遗迹一次。第一名获奖者是一个中学女学生,她的获奖感言是:“《三国演义》是人生的启示录。”与这位日本的女中学生相比,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应该站得更高,完全可以更好地把《三国演义》当作人生的启示录,从中吸取更多的人生智慧,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材!

文章來自於關公網(主編--關志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沈伯俊(1946-),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①详见沈伯俊:《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原载《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6期;收入拙著《三国演义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月第1版。
②沈伯俊:《〈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载《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沈伯俊:《〈三国演义〉思想内涵新论》,载《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4期。
详见拙文《明君与枭雄——论刘备形象》,载《文学与文化》创刊号(2010年第1期)。             
①此事本于《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②此事本于《世说新语·德行篇》。
③详见《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①原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8月第1版),收入捉住《三国演义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月第1版)。
详见《三国志·魏书·管宁传》。
    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書籍介紹--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

作者: (日)渡邊義浩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作者介紹 渡邊義浩,1962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築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專長為中國古代史。任日本三國志學會事務局長,致力於東漢國家與儒教的關系研究...